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花旗bot > 第七章 华尔街上的狼帝国(第3页)

第七章 华尔街上的狼帝国(第3页)

两个人的发言一对比,差别就出现了:里德要求退休,显然是无心留恋目前的总裁职位——这种已经没心情工作的人再留下也别奢望其有多大的热情;而威尔却有着强烈的进取之心,在不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的情况下,也许留下他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时候,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于威尔。

他们俩发言后被一起请到他们的办公室里去,董事会需要对他们的去留进行讨论。而被要求与他们一起回避的还有鲁宾。这个人是个重要角色。前面已经说过,鲁宾不仅担任过高盛公司的董事长,而且还曾担任过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退休后被威尔诚心诚意地请过来担任花旗集团的高级顾问。但此时威尔有些对鲁宾不放心:这个人有可能被董事会聘任为总裁。

董事会确实是这样讨论的:如果让里德一个人退休,这似乎对里德不公平;如果让他们两个人一起退休,那么就必须立即选出总裁,目前来看鲁宾是最合适的人选。董事会派出代表去听听鲁宾的看法,但鲁宾明确表示,他对花旗集团总裁职位不感兴趣。如果要他选择的话,他宁愿选择威尔留下。

如果威尔知道这一切,他一定会对鲁宾非常感谢。鲁宾的意见太关键了,直接影响了董事会的抉择。经过讨论,他们最终选择将威尔留下,继续担任主席兼总裁。同时他们也对里德进行了挽留,邀请里德担任花旗集团的名誉主席。这是个安抚性的职位,耿直的里德一口回绝,他的花旗生涯就此宣告结束。威尔成为彻底的胜利者,花旗集团这个金融帝国的帝王宝座上从此只有一人,唯一的威尔。

3.狼王逐鹿全球

里德的离去让花旗系人员的未来变得不确定起来,他们内心开始不安。威尔发现了这一点。无论中外历史,收编对方的部下必须从人心开始。威尔立即将威客提拔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部门担任负责人。威客是花旗系里面职位最高的人员之一,是里德的嫡系,曾被里德认为是最合适的接班人。威尔此举就是要告诉那些忐忑不安的人:哥们,别紧张,我只是针对里德,而不是你们,我们依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威尔的王国一直是集权的王国。这一点和花旗银行截然不同。里德的前任领导人是瑞斯顿,瑞斯顿的前任领导人是摩尔,在花旗银行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花旗银行从来就未属于哪个人,它的权力拐杖始终是传承的。但是威尔的王国才仅仅是二十年的历程,威尔一直是这个王国的领导人,从未更换过。即便是亲密无间的戴蒙,稍稍表现出一点对最高权力向往的样子,也会被毫不客气地拿下。

这也许是里德失败的根源: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总裁职位的更迭是极其自然的事情,而威尔从来都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权力更迭对他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必须制止灾难的发生。

现在好了,一切都雨过天晴。里德的离去让威尔变得异常轻松。下属们都了解威尔的心思,在他68岁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台掌上电脑。威尔只要手指轻轻一按,电脑里就会发出声音:你好,桑迪·威尔,我想打败你;或者是:你好,桑迪·威尔,我想收购你的公司。威尔每次听到都开怀大笑。

也许没有人能够打败他,并没有人有能力将花旗集团收购。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打败别人;不断地收购别人。威尔很乐意这么做。他觉得他正在经历着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花旗集团从来都不愁生意。作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无论是对手还是合作伙伴,都希望和它扯上关系。经营好的时候,希望能从花旗集团那获得生意;经营不好的时候,希望花旗集团来收购。

花旗集团一下子成为全世界的花旗,这让威尔感到极大的满足。每天他都会接到很多要求加大合作力度的电话,或者收到要求被收购的传真。他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用来评估这些机会。他知道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垃圾信息,但也绝对隐藏着黄金机会。这个部门的作用就是帮他筛选出金子。

果然有金子。波兰政府打电话给花旗集团办公室,邀请花旗集团收购波兰银行。这笔收购将促进花旗银行在东欧市场上的布局,为花旗集团的全球化布局打响头炮。威尔接受了波兰政府的邀请。他在去波兰进行考察之前,将那个掌上电脑的语音系统调整为波兰语。他在电脑上轻轻一按,电脑里的模拟声音立即用波兰语问候他:你好,桑迪·威尔,我想收购你的公司。波兰语的发音让威尔异常开心。最终这次收购行动得以顺利完成。波兰银行是波兰最大的商业银行,威尔觉得他又征服了一个新国家。

这只是个开始。几乎和收购波兰银行同时进行的还有另外一次收购。收购的对象是英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施罗德公司。施罗德公司帮助花旗集团建立了一个一流的泛欧投资银行。这两次收购执行的是同一个战略,那就是加大在欧洲的布局。欧洲聚集着多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威尔很重视这个市场。

在2000年夏天,威尔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是美国通用保险公司打来的,对方声称:他愿意将公司出售给花旗集团。美国通用保险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是一家全国性公司,经营着庞大的保险业务,曾是旅行者集团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如果能够将它收购,将更加巩固花旗集团保险业务的霸主地位。

但是威尔却不想以此来与董事会唱反调。董事会选他而弃用了里德,这让他很感激。美国通用保险公司的报价很高,尽管威尔认为收购这家公司绝对是一件好事,但由于董事会认为收购的代价太大,威尔很乐意迎合董事会,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它。威尔并未感到失望,因为不久后就有一个更好的收购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美国第一联合资本的股价已经跌去一半,由此而出现了绝佳的收购良机。

第一联合资本在全球15个国家里建设有两千多家分行从事消费金融业务,如果能够将这家公司收购,将使花旗集团在美国毫无争议地成为消费金融业的霸主,并且会使花旗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在一夜之间彻底实现全球化。这对威尔来说,这是个巨大的**。

我们应该出手吗?威尔急切地问他的重要谋士鲍勃·利普。

你觉得历史还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吗?利普反问威尔。

无须再犹豫。威尔立即用30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第一联合资本的收购。

正如预计的那样,花旗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一夜之间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

这只是个布局,威尔这样想。这个布局就像是一个口袋,向全世界敞开,只要享受花旗银行服务的人,都必须向这个口袋进贡利润。这也只是个开始,全球攫取利润的开始。

不光是威尔,就连花旗集团的高级顾问鲁宾对收购都有着异常的敏感。一天早上,他接到一位在高盛的同事的电话:费尔南德斯可能会出手墨西哥国家银行。鲁宾立即将这个消息转告给威尔。

费尔南德斯是墨西哥商界的传奇人物,他和哈普一起从零开始创办了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后来成功利用一次股市的低迷收购了墨西哥国家银行,成为这家银行的老板。威尔答应要同费尔南德斯见上一面。会面是由鲁宾的那个同事安排的。那个同事警告威尔和鲁宾:不要把话说得太直接,他们只是发出了出售的间接信号,记住,是间接信号,不是直接信号,你们要智慧地理解和适应他们的心理。

会谈的地点安排在优卡坦半岛的一个庄园里。庄园主是费尔南德斯的女儿。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庄园,费尔南德斯只是想把会谈尽量隐蔽,他可不想让墨西哥明天的报纸都在报道他与威尔的见面。威尔理解他的做法。按照费尔南德斯的安排,威尔和鲁宾先飞到优卡坦半岛的某个地方,然后在傍晚时分有直升飞机接他们进入庄园。尽管威尔十分讨厌乘坐直升机,但为了合作,他压抑了自己的情绪。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潜伏行动。在直升机上,看着半岛上茂密的森林,威尔的保镖格斯甚至这样说:我们下去可要小心点,我敢打赌,这里面一定有老虎。从起飞到降落,整个过程中威尔都十分紧张,甚至要不时地抓住鲁宾的胳膊来缓解情绪。在飞机落地后,费尔南德斯的女儿采用信号灯的形式为他们指出庄园的入口。威尔感觉自己彻底扮演了一次间谍,到前线侦察敌情的间谍。一切充满神秘。

有高盛那哥们的叮嘱在先,鲁宾和威尔在和费尔南德斯见面时只好以扯皮为主。对方尚未提及收购的事情,他们二人自然不敢轻易提起。而费尔南德斯也觉得始终没有找到张口的好时机,整个晚上他们都是在打哈哈。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即将离开的时候,威尔才小心翼翼地说:我们是否要谈些生意上的事情?费尔南德斯才将话题转移到收购的事情上。他们在当天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他们约好第二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这一次费尔南德斯的合伙人哈普也参与了进来。他们俩可是难缠的谈判对手。一口咬定125亿美元和两个董事会席位。威尔和鲁宾最终未能说服他们降价或让步,就立即决定进行这笔交易。威尔并没有让所有董事知道,他只是和几个相对重要的董事商议了一下。

有人说威尔的行动太快了。不快,怎么能抢在别人前头,怎么能比别人领先一步?行动迅速就是威尔做事的风格,同时也是竞争的必要风格:赚取利润的机会往往给予第一个到达的人。这次收购是威尔的得意之作,极其成功。花旗集团随后几年之中在墨西哥的利润翻上了好几番。

4.规模只是个传说

规模和一条龙服务也许只是个谎言。威尔和花旗银行的合并本来就是打着这两个旗号,但仅仅是运营了三年,威尔在不断进行各种收购的同时,开始对他认为赢利能力低下的资产和业务下手。

赢利能力就是一道生死门。能力强的部门,自然能够安然度过,而能力弱的部门,则会倒在门外。旅行者的保险业务本是旅行者集团的看家本领,但其与银行业务相比,却相形见绌。这一点也许就连威尔都感到意外,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业务如此不值钱。他决定认真考虑保险业务的未来。

保险业务并非不赚钱,只不过没有银行业务赚得多罢了。按照德鲁克的管理学理论,企业家的本质任务就是要促使企业各种资源产生最大价值的经济成果。威尔认为,赚钱少从资源使用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浪费资源,应该将资源完全集中到最有赢利能力的核心业务上去。

威尔已经为剥离保险业务设计好了方案:他计划拿出20%的旅行者保险公司股份进行公开发售,其余部分按照资源的原则剥离给花旗集团的股东。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