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把你的英文翻译 > 3 2 手把手教你透析英文读物(第1页)

3 2 手把手教你透析英文读物(第1页)

3。2 手把手教你透析英文读物

3。2。1 透析准备:测试你的词汇量

我们可以到专业的词汇量测验网站—英语词汇量测试网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词汇量处于什么水平,测试过程大约需要三分钟,其测量结果的误差为±10%。建议测的时候实事求是,当你见到很多自己学过、查过的单词,但已经想不起它们的意思时,一定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就是自欺欺人。测试的结果可以在你选择英文原著时作为参考,而且学习一段时间后,你可以再次测试,并将两次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见证自己的进步。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般20~30岁的人的词汇量为23,874~27,808个。非英语母语的人,出国年限在五年以下的,词汇量通常在13,304个以下。(详细数据见附录3)

我让一些英语学习者上英语词汇量测试网进行测试,得出以下数据。

一位非英语专业的大二本科生词汇量为3620个。

一位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已从事白领工作数年,工作后没有接触过英语,词汇量为4000个。

一位中山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外企工作数年,工作时经常接触英语,词汇量为7000个。

另据一位资深英语教师透露,其个人词汇量是20,000多个(一个在英语教研领域打拼了几十年的“老江湖”的功力)。国外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美国高中生的词汇量一般是20,000个左右,成年人是25,000个左右(所掌握的词汇包括不少俚语方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词汇量据说达到了60,000个。这些数据与英语词汇量测试网上的基本相符。

作为非英语母语人士,我于2011年8月在英语词汇量测试网自测的词汇量为16,700个,大约相当于11岁的英语国家小孩的水平,或者相当于在英语国家生活了八九年的非英语母语人士的水平。我从未在英语国家长期生活过,只是最近10年读了大约100本英文原著。我坚持读英文原著的习惯从未改变过。这两年再测,我的词汇量已经超过19,800个,直逼美国高中生的词汇量。一位用透析法读了41本英文原著的中国网友的词汇量达到了10,500个,另一位用透析法读了51本英文原著的中国网友词汇量达到了11,700个。这些事例都说明读英文原著对扩大词汇量的影响相当大。在某种程度上,读英文原著可以取代出国留学——如果你出国仅仅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的话。

3000~4000个的词汇量水平确实有些“惨不忍睹”,基本上已退步到高中的英语水平。不过不必担心,你已经可以读一些入门级的英文原著了,而读英文原著会让你的词汇量飙升的——其实外国人的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阅读扩充的。

但是,透析法不适用于英语水平几乎为零的初学者。如果你是26个字母还读不对、音标还认不全的初学者,那么你有必要先学习最基本的英语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特别是学会音标之后,才能比较顺利地读英文原著——查单词的时候能知道标准的读音,这对单词记忆、句子输入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10年来的推广经验可以知道,高中生试读英文原著很顺利,而初中生仍会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如果加强指导,精心挑选趣味性强的书,再加上个人的努力,也是可以成功的。我就成功地帮助过一位女学生。我让她从六年级就开始读“哈利·波特”系列,她在初中毕业前读完了前四部,英语水平远超同学,这在她考取省级重点高中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3。2。2 核心操作:50%自适应查词

以纸质书为例,你完全可以跳过卷首的作者简介和相关评论等辅文——这部分有时会占据几十页,但在通读书本正文之前就贸然读这部分内容,只会打击你的积极性,而且在对书本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也着实难以理解它们。所以,你可以从原著的正文开始读。在通读正文并有所体会之后,再回过头来读前面的内容。

遇到生词的时候,使用电子词典(例如手机上的电子词典app)进行50%自适应查词,即隔一个生词查一个,只查一半生词。词组、短语等在电子词典中是与单词处于同等地位的,常被列为单独的词条,故我们将某个词组或短语亦计为一个“词”。查词后也不要在尝试马上就记住它上面浪费时间,而应存入电子词典的单词本,以待后面复习,这样处理效率更高。

所谓“自适应”,是指自动适应英文原著局部的生词密度,生词多的地方自动多查一些,生词少的地方自动少查一些,也可以指自动适应你的词汇量,词汇量多的人自动少查一些,词汇量少的人自动多查一些。对于初学者来说,自适应查词既保障了对英文原著大意的理解,又能尽可能地减少查词操作对阅读体验造成的干扰。随着词汇量的迅速增多,你查词的频率越来越低—这也是自适应的表现。当你读完50本以上的英文原著后(需要几年),你的词汇量可能会很惊人,以至于你在阅读中会出现“生词荒”——在原著中你常常找不到生词!

英语单词往往一词多义,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词义都一下子记住,只要找到符合原著语境的具体义项就足够了。例如,TheMoonstone(《月亮宝石》)第136页上出现了duesouth,查due这个词时,电子词典给出下列一箩筐的解释:

adj。(1)适当的;应有的,应得的;应给的;正式的;充分的(2)(车船等)预定应到的;预期的;约定的(3)欠款的,应支付的;(票据等)到期的

adv。(罗盘指针)正(南、北等)

n。(1)应得物;应得权益;应有的承认(2)[~s]应付款;税;会费

显然,“(罗盘指针)正(南、北等)”是对应的解释。你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解释都塞到大脑里,只要把原著的句子读通了,查词的目的就达到了。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的电子词典那么方便,全部都查不行吗?”

绝对不行!那样就会沦落为缺乏效率的“精读”了。查生词必须有阅读量的支持,如果一味地查生词则读英文原著的速度就会特别慢,你很快就会厌烦,进而可能半途而废。这正是无数人读不懂英文原著,长年停留在英语“蒙昧状态”中的致命原因。你觉得几个生词重要,还是几百本英文原著重要?

在透析法阅读的过程中,没查的词被“透过”,查过的词被“析出”,合称“透析”。从第二天开始,在读英文原著之前,你要对电子词典上单词本里的单词进行滚动复习。建议只复习最近七天之内查的单词。只要看见英语单词后能想起中文意思便可以了,想不起来的就点开看一下解释。这是利用刚看过的新鲜劲儿进行“认知登记”的过程。复习的时候,你还能想起单词是在哪本英文原著的什么地方查的。我不建议用电子词典自带的单词复习功能,也不建议使用各种背词app扩充词汇量——透析法的重点永远是英文原著,单词只是中间的变量,电子词典只是辅助工具,切莫喧宾夺主。对于存入生词本时间较久的单词,例如超过七天的,无论你记没记住,就都没有必要继续复习了。

3。2。3 靠猜生词抓住英文原著的大意

读懂原著的内容大意是透析法的前提,否则读了也是白读。

严格执行“50%自适应”查词,没查的生词的确可能影响理解。例如,DeathontheNile(《尼罗河上的惨案》)开篇的生词非常多,令我如坠云雾之中。在坚持不多查词的前提下,我努力猜生词的意思。很多时候,仅仅知道生词的词性就已足够,例如读到“HerculePoirotshookhisheadandshudderedslightly。”(2)时,我没机会查shudder这个单词,但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动词,句子大意是:“大侦探摇了摇头并稍微shudder了一下。”虽然不知道大侦探具体做了什么动作,但对大意的理解已经很顺畅了。

阅读时必须留下不查的生词,锻炼自己猜单词意思的能力——根据词性猜这个生词在英文原著语境中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后“脑补”出完整的理解。这个操作是透析法的关键之处,你要允许自己猜错,允许理解出现偏差,但绝不允许因跳过去不猜而造成理解的缺失。这种能力对于不让查词典的考试场合意义重大,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便遇到一些生词也可以有很高的答题正确率。猜词之后继续往后读便可。切莫事后再查电子词典或者参阅中译本检查自己猜对与否——这样做也相当于每词都查,是绝对的大忌,而猜词造成的理解偏差其实会随着阅读的持续进行而得到自动修正。

从事酒店行政管理的白领王女士对透析法颇感兴趣,但她大学毕业三年了,早已把英语彻底荒废了,到英语词汇量测试网上测得词汇量只有2570个,还不如英语国家3岁小孩掌握的多(英语国家3岁小孩的词汇量约为3249个)。为了重拾英语,她选择了阅读畅销书WhoMovedMyCheese?。此书的词汇简单(首万词不重复词数1396个)、行文浅显(蓝思值880L)、篇幅甚短(全书10,886词),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就能通读一遍。由于此书将大道理写成有趣的寓言故事,教人顺应变化,国内外很多企业为了让“打工仔”服从公司安排,甚至批发回来给每位员工都发一本。

WhoMovedMyCheese?开篇第一段:

Iamthrilledtobetelliorybehiory”ofWhoMovedMyCheese?becauseitmeansthebookhasen,andisavailableforallofustoread,enjoyahers。(3)

王女士查了thrilled这个词,结果没查到,方才想起这是过去分词,删掉ed才查出“激动”的意思(现在的电子词典大多可以进行智能分析,然后提示单词原形)。下一个生词available就不能查了,她猜意思是“有价值的”。虽然这个猜测是错误的,但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她对这段开场白的理解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