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定原著之后,必须一读到底,浅尝辄止是大忌。如果要换书,请在看完第十页之前做出决定。每本英文原著只需读一次,切忌读完又读,除非你要研究它。现在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绝大多数信息你只会接触一次,所以要习惯永不回头。
3。1。3 阅读英文原著的技术瓶颈:生词太多
谁都知道读原著好,但读懂英文原著并非易事,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技术瓶颈——生词太多!
我有一本二手的Wutheris(《呼啸山庄》),小说正文前四页的很多单词旁边都工整地加注了中文意思。可以想象出,它的前任主人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人,每个生词都不放过。但是从第5页开始,书页就干净了。明显是他坚持不下去了,或者觉得这种读法实在太没意思了。
生词必究是中国学生上英语课学课文的习惯,认真做的确可以把一些短篇文章掌握得比较透彻,但读长篇原著也这么做就太麻烦了。固守精读传统的老师也无法突破生词多这个瓶颈,只好告诉学生:“别想着一步登天,先把课文学好,以后自然就会读懂英文原著了……”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英语老师,他们往往是英语专业的科班生,上大学时尽管有读原著并写读后感的作业,但他们大多应付了事,真正读过几本原著的人其实少得可怜。
我的一位英语老师高瞻远瞩,在初中二年级时就尝试培养学生读原著的能力。她给了我一本外国少儿读物TheCoralIsland(《珊瑚岛》),它讲的是几个孩子的历险故事,乍看起来阅读难度似乎不高。然而在开始读第一页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生词很多。当时,我用一本《英汉小词典》一个接一个地查单词。这是一件苦差事:按照字母顺序,在数百页中找出单词所在的一页,然后又要从十几个并列的词条中挑出要查的生词。纸质词典中英夹杂,小字密密麻麻,不消一会儿就看得我两眼昏花。我还记得当时花了半个小时才读了半页,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只好休息,次日再“战”,才总算把第一页看完。书中的几个孩子还没开始历险,我却仿佛已“身经百劫”。最后,我只坚持读了四页,就把书还给了老师。
师生都跳不出“精读”的怪圈,皆因深受传统“严谨治学”的观念熏陶,以为不把所有生词、知识点弄清楚就是懒惰。常听到有人说:“不精读是对知识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说:“放弃了这么多应该掌握的单词,太可惜了!”这样做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勤奋,其实却是人性的贪婪在学习中的表现。英语单词太多,其他英语知识更是无穷无尽,想一下子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靠精读天天和英语“浴血拼杀”,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其实,即便有大量生词,通常也是能把书读下去的。对于一本英文原著而言,“读下去”比“学生词”的意义大得多。只有“读下去”,我们才能获得读英文原著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读不下去,一切都等于零。
3。1。4 生词量:看“首万词”不重复词数
能否适当地选择第一本英文原著是决定透析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上面多花心思。在原著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看生词多不多,以及句子难不难。很多人尝试读英文原著时,不幸地选择了难度远远超出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的书,结果不但半途而废了,还产生了“英文原著都很难,我读不了”的错觉,导致以后再也不敢碰英文原著了。
怎样才能确定原著中的生词多不多呢?我们可以看一本书最开始的一万个单词里不重复的词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万词不重复词数”)。据此便可预估我们读书时会感觉到有多少生词。我用软件“全能词典”对100本古典名著和现代畅销书的英文电子版进行了统计。
生词较少的10本原著:
生词较多的10本原著: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加州中学教材”“神奇树屋”“纳尼亚传奇”这三个系列和WhoMovedMyCheese?等是词汇量比较少的书(这里的“词汇量”指的是不重复词汇数),比较适合从未接触过原著的人。中学生可以通过读英文版的数理化等科目的美国原版中学教材,提升这些科目的成绩,并且让自己的英语变得更好,一箭双雕,让其他同学羡慕!而经典的文学名著WutheriheDaVinciCode等书的词汇量十分庞大,个人词汇量在1万以下的人士不宜将它们作为自己阅读的第一本原著,建议读10本简单的之后再去挑战它们。
另外,同一个作者的系列作品往往会有词汇量依次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儿童小说“纳尼亚传奇”系列七本,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七本都是词汇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的(见词汇量走势图)。我们可以从第一本开始,按照顺序一直读下去,这样会更容易适应阅读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词汇量的多少并不是阅读难度的决定性因素。
“魔戒”三部曲深受读者的喜爱,在BBC的“最受欢迎英语小说”读者评选中曾一度荣登榜首,力压经典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以及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尽管“魔戒”第一部和第三部都进入了首万词不重复词数排行榜(从多到少排列)的前十名,但很多读者一旦读进去就会沉迷其中。这就说明生词并不是一个绝对性的问题。兴趣也很重要。
除了兴趣,原著本身的难度有时也比生词更有影响。我曾读过一本名为Amusementsiics(《数学中的娱乐》)的书,打算每天解一道书中用英文写成的数学题。结果,到了第12天,我就被下面这道关于英国货币单位的题彻底难住了。
&HINGINMONEY
Itwillbefoundthat£66,6s。6d。equals15,918pehefour6saddedtogethermake24,andthefiguresin15,918alsoaddto24。Itisacuriousfactthatthereisohersumofmoney,inpounds,shillings,andpence(allsimilarlyrepetitionsofonefigure),ofwhichthedigitsshalladdupthesameasthedigitsoftheamouistheothersumofmoney?
此处附上笔者对上文的中文翻译:
奇怪的金钱问题
我们发现66英镑6先令6便士相当于15,918便士(1)。现在,这四个6加起来等于24,而15,918各位上的数加起来也是24。有一个令人好奇的事实是,除此以外,还有且仅有一个数量的钱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表示(也全是一个数字的重复),这些数字加起来等于换算成便士数后各位上的数之和。请问,另外一笔钱的数量是多少?
我请教了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同学胡敬华,才知道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他讲了解法,可我还是不懂。有时,原著读不下去不是因为你的英语不好,而是你的数学或者其他学科不好……
3。1。5 蓝思值:句子复杂程度的科学测算
我们还可以看英文原著的行文难度——蓝思值(Lexile)。蓝思分级阅读测评体系是由美国Metametircs教育公司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而研究出的一套衡量文章难易程度的科学标准,是目前美国最具公信力的阅读难度分级系统。它主要用于给大量出版物标识蓝思值,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阅读水平的原著,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如果你想知道某本书的蓝思值,可以上蓝思官网查询。也可以直接将单词数量在1000个以内的TXT文本文件上传到蓝思官网上进行测试,具体操作步骤为:注册登录后,点击Analyzer进入分析器页面,在Text下面的框里输入需要测试的文本,然后点击Analyze进行测试。
蓝思值较低的10本英文原著:
蓝思值较高的10本英文原著(有些为英译版):
按照以上蓝思值的排序来看,我们可以首选“神奇树屋”系列前四本和“鸡皮疙瘩”系列前四本。前者对中国读者而言生词很少,因此很适合刚开始阅读英文原著的人。但后者就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了,毕竟美国小孩的英语词汇量可能比我们国内的很多大学生还多。因此,我们建议词汇量较少的读者先参考首万词不重复词数,然后再看蓝思值,两者都低则说明的确比较容易阅读。恰巧,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DaughterofDeceit(《欺骗的女儿》)蓝思值只有570L,难度刚好是我这些年读过的书里蓝思值数据最低的。而且,它的生词量也很少——这是天大的幸运,让我从一本相当容易读的原著开始了“透析大业”。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前面两张表格中最容易阅读的书是“神奇树屋”系列。这一系列的书比较适合用来打基础——当然,你不一定要读完这个系列的50多本,觉得适应了就可以挑战i+1的难度了。
蓝思网没有TheBridgesofMadisonty(《廊桥遗梦》)、TheGodfatherseries(“教父”系列)之类更适合成人的读物的数据,看来蓝思值主要是为少儿设计的。不过,网站上居然有古代著名的TheDe(《十日谈》)英文版的蓝思值数据,而且其数据高达1500L!可能是蓝思研发者认为它太难了,不会有小朋友看。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翻译成英文后句子不太难,特此推荐给成年读者。
在这套分级系统中,最简单的是BR级别(0L)。处于这一级别的书,蓝思网建议不宜独自阅读,而应该由家长以讲故事的形式带孩子欣赏,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我想这些书用来透析实在太简单了,如果你还读不懂,我也只能表示无语了。例如,儿童图画书Nrandpa(《不吻爷爷》)的情节极其简单。我将其总结如下:
avisitshisgrand-kitteogivehisgrandfatherakiss。awantstobuildasandcastle,Lain。ButGrandpaispatientanddhefinallywinsakissfromhisgrand-kitten。(当猫爷爷来看望猫孙子的时候,路易斯拒绝亲吻他的爷爷。猫爷爷提出玩堆沙子城堡,路易斯又拒绝了。然而,猫爷爷有耐心而且聪明,最后赢得了猫孙子的亲吻。)
3。1。6 兴趣选书
如果一本书的中文版或者同类中文书对你来说是乏味的,那么你怎么可能把英文版读下去呢?在选原著的时候,除了考虑客观的难度数据,还要看你的个人兴趣。
洛克(Rock)是一位东北大汉,他用透析法尝试读了LittleWomen(《小妇人》)。读了六七十页后,他就被书中马奇太太(Mrs。March)家的四位小姐“折腾”得没了脾气。因为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女儿家的生活琐事,像姐姐陪邻居小朋友聊天解闷或者妹妹弄坏了姐姐的书之类的。他对这些情节根本提不起兴趣。然而,LittleWomen却是女生爱读的书。有个女生读完以后深受感动,还把自己的英文名字改成了书中女主角的名字—Jo(琼)。
男孩血气方刚,可以看“教父”三部曲、TheHuober(《猎杀“红十月”号》);女孩多愁善感,不妨读“暮光之城”系列、GoheWind(《飘》);“果粉”岂能错过SteveJobs(《史蒂夫·乔布斯传》);“哈迷”必修全套七本“哈利·波特”;侦探迷少不了TheAdventuresofSherloes和“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的大作……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喜欢读一本书,那么即便生词多、语法难、篇幅长,你依然能如饥似渴地“追”下去。我在透析的第一年就开读生词难度偏高、厚达530页的TheThreeMusketeers(《三个火枪手》的英译版)。它是外研社引进的“经典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中的一本。记得那是在放暑假回家的火车上,我一向在颠簸的旅途中不看书,更没精神读很厚的文学作品,没想到无聊中翻了这本书的几页,就被“三个火枪手”和Dnan(达达尼昂)的江湖传奇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下子读了接近100页,简直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就从北京回到了广州。原来,作者大仲马是法国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他的TheThreeMusketeers曾深深启发了金庸,后者继往开来,写了多部武侠经典小说。这么说来,TheThreeMusketeers才是正宗武侠作品啊!英雄美人、刀剑情仇,那些**气回肠的故事曾令无数少年沉迷书卷,现在武侠迷们可以读英文版的武侠小说了!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中红极一时的F4可能就是以TheThreeMusketeers中的四大高手为原型的:道明寺是Athos(阿多斯),花泽类是Aramis(阿拉密斯),西门是Porthos(波尔多斯),美作是Dnan(达达尼昂)。F4的粉丝若不信,欢迎读完此书后再来同我争论。
我最欣赏的英语名句是:“Theendjustifiesthemeans。”(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我们甚至可以读曾遭禁数年的小说LadyChatterley'sLover(《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性学名著”Tropicer(《北回归线》)。有人说,Tropicer是一本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的“神作”,对此请读者自行判断。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精彩的英文原著,能强烈地吸引你阅读——我读LadyChatterley'sLover的时候,就创造了一天读130页的个人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