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学古文言文解词大全 > 高中选修部分(第1页)

高中选修部分(第1页)

【高中选修部分】

《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北魏侍中济阴公柳庆七世孙,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就像他的字——子厚,一辈子都是个老实人。793年,他进士及第,当年只有20岁,青春正好。年轻的柳宗元内心和那些科举及第的文人一样,心怀社稷,心系国家。他参加了著名的“永贞革新”,没想到这次革新失败,他和这次运动的领袖王叔文兄弟,还有他的好朋友刘禹锡等人,出现在贬谪路上,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他们成了极富悲剧色彩的英雄群像。

其中,柳宗元被贬柳州,官终柳州刺史,在当时的柳州——一个“穷山恶水”之地,写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他还首创“寓言”体,针砭时弊。其文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柳宗元便是如此,他终生的忧虑和不改的忠心,让一个“失败者”成了丰碑。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1),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3),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4),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5),若甚怜焉(6),而卒以祸(7)。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8)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9)辍飧饔(10)以劳吏者(11),且不得暇(1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思维式古文解读】

小人物身上的智慧光——《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有一个名篇《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的名篇和别人的名篇不太一样,他的名篇里有一些比较个性化的人物。什么叫个性化的人物?当代作家冯骥才塑造过很多市井人物,比如他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酒婆》,说的是某地民间有一种“炮打灯”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人马上就蒙,出门都像跳街舞。结果这地方的头号酒鬼竟然是一个老太婆,“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赛在地上划天书了”。而且神奇的是,车来车往,她却横穿马路不用停,有点凌波微步的意思。这人物就相当有个性,只是结局悲惨了点。而柳宗元笔下的人物和冯骥才笔下的人物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冯骥才在普通人物身上注入不了的精神品质,在柳宗元笔下都实现了,这体现了柳宗元江湖中的庙堂情结。

郭橐驼这个小人物凭什么能登上历史舞台,而且霸占C位呢?

他的出场,让人有点失望,这个人物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属于弱势群体——残疾人士。他本来的名字已经不知道了,现在的名字是根据形象来命名的: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