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案情分析会
开篇语:
带尸投案,手机被清理,没有监控,熟练的供述……这一切都有点不对劲儿。
By李支
九楼会议室,坐了满满一屋子人。
这里哦是刑警支队的大脑所在。
李支主持会议。
华生注意到,李支现在的神色比在法医室的时候轻松了一些。看来,领导在刻意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省得给手下的兄弟们增加心理负担。但是,他那双有点淡的眉毛,此刻因为皱在一起显得略浓且直。
华生明白其中原理,紧张会自上而下地加速传播。老大要是紧张或者崩溃了,手底下的人很难镇定自若,因为对他们而言,老大的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影响最强的因素。
李支介绍的是本案的背景和意义:“现在距离案发时间已经15个小时了。我们的工作进展稳步有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案件也许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很多。尸检表明,被害人身体多处重伤,并不是三环监控里的碾压那么简单,有其他行为导致的严重伤痕。案情复杂是其一,现在还有一个麻烦的情况,嫌疑人在三环主路上抛尸作案,引起严重拥堵和围观,大批群众拍摄现场画面,在网络上传疯了,电视台和报纸也报了这个重大新闻。嫌疑人在三环上作案的挑衅意义明显,影响极其恶劣。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尽快查清案情,给人民一个清晰而专业的交代,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说罢开场语,李支左右看了看,觉得士气不错,大家都很认真。
李支点起一支烟,笑笑说:“死者身份已经确认了,基层派出所里有记录,他之前因为有几次交通和治安问题进来过。死者姚大广,28岁,原籍安徽,10个月前来到本市,没有正式职业,靠打零工和敲诈为生,敲诈的方式就是老百姓说的碰瓷。曾经在三环路上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碰瓷案子,他就是主角之一。医院有他的就诊记录和血液样本,和我们的DNA检测结果重合,可以确认死者身份。”
华生手里的Pad同步传输来那则新闻。由于碰瓷的对象恰好是国内一个知名的综艺明星,她驾车带着自己的宝宝,所以网络上吵得声浪很高。姚大广一看司机脸熟,好像是个名人,立刻掰雨刷器要挟她,想好好敲一笔,见那艺人犹豫,便用自己的头死命撞挡风玻璃。整个过程都被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拍下来了,并被艺人的经纪公司发布到社交网站上,媒体和公众就疯了。绝大多数网民对碰瓷的人深恶痛绝,有不少人点赞了“法律管不了,就私下解决,为社会除害”的评论;也有不同的声音说,应该尊重法律,等待警方处理,等等。
搞刑侦的,尤其是搞命案的都知道,死者信息一旦确定,对于侦破命案而言是重大的好消息,而从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接触过他的人员入手,能够提高嫌疑人极其动机的筛查效率。这种无业的流动人口,是刑事犯罪中的高危类别,人们不太注意他们,就算失踪了,也没有人会报警或寻找。
李支鼓舞大家的士气:“目前,我们有第一案发现场的完整监控、有目击者、有嫌疑人,现场几乎没有被破坏,痕迹勘验方面的证据链完整。法医在死者的尸检信息中也提取了大量的有效信息,所以,局面不错。之前,小秦已经给我们介绍了最新的案情情况。接下来,技侦的同志给介绍一下重点。”
技侦的同志说:“我们这边刚刚全面检查了嫌疑人的手机。各项证据表明,该手机正是嫌疑人日常使用的手机,但是,奇怪的是,手机内只有一条报警电话记录,没有其他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手机里的照片、地理位置轨迹和微信应该被人用很特别的方法删除了,很干净。我们尝试过恢复他的手机,但并没有任何数据恢复出来。”
任支问道:“只有一条报警记录?那些被删的东西恢复不出来吗?”
技侦的同志答道:“这正是我们觉得奇怪的地方,手机端的这些数据连我们都恢复不了。现在我们使用的软件是最新版的,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是第一次。”说这些的时候,他的脸色有些复杂。
李支问道:“确定删除过数据?”
技侦的同志答道:“按照我们从移动通信商那里拿到的通话清单来看,48小时内有一些通话记录,不过都是广告或者中介之类的骚扰电话,通话时间最长的一个是6秒,回拨之后发现对方是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查过了,没有问题。再往前的通话记录也都正常。这样一来,两份数据有差异,手机的本地通话记录里只有报警记录,看起来像是被特意刷机了。”
屋里的人都是一线刑警,一听到这个明显的破绽,都觉得不解。
华生想:“本地为什么要删除这些没意义的骚扰电话?如果以移动的通话记录为准,这个操作没有任何意义啊!也许,他想删掉的不是电话记录?”
技侦的同志补充了一句,让大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以我们现在的软件版本,只要是用户手动删除过的信息,都可以恢复过来。这种无法恢复的删除,应该是权限更高的人操作的。”
李支道:“以嫌疑人的文化程度和履历,看起来不像这种人啊。换其他的软件行不行?”
技侦的同志答道:“我们咨询过好几个厂家,确定我们手里的软件是最新的,功能最全。”
李支点点头,在笔记本上画了个问号,然后示意负责毒理检验的人开始。
毒理检验的同志介绍得简单:“嫌疑人的血液化验结果显示,血液内没有酒精、常见毒品残留以及异常药物残留。也就是说,嫌疑人作案时没有醉酒、吸毒或服用神经类药物。”
李支又点名监控分析小组的负责人,那侦察员的眼睛里有明显的血丝,看来是熬了一夜。华生再一看表情,暗道一声:“不妙啊!”
监控没有记录!
监控小组的人说:“以早晨7点半的案发时间为原点倒推,跟踪该车辆行踪,目前可以查到的行踪是,该车案发前2小时在昌宁区中轴路上由西向东行驶,然后在远郊方向的高速辅路上行驶了30多分钟,目的不明确。未经停,又掉头在城区方向的辅路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然后上高速、出高速,上三环,直到案发地点。”
任支问:“故意绕圈子?2小时以前的行驶轨迹呢?撞人和打架过程的监控找到了吗?”
负责监控分析的兄弟憋了一口气,说道:“我们一共4个人,干了一宿,没找到头绪,因为昌宁镇的所有道路监控从昨天零点开始升级系统。他们还是划片升级,一片一片交替着来,不是全黑。但奇怪的是,我们在所有可看的监控中都没有找到涉案车辆的踪迹。目前,还真不知道这辆车案发前2个小时的位置。”
李支问:“漫无目的绕个大圈子,要不是脑子不清醒,就是故意拖时间。在昌宁镇的情况竟然没拍到。分片区升级监控是政府工程,时间是定好的……嫌疑人在早高峰时段抛尸三环……时间,嗯,嫌疑人自己怎么说的?”
预审的人应道:“他说今天早晨5点左右,他下班开车回家,在路上撞到了死者。死者碰瓷,两人殴斗,嫌疑人一怒之下杀人,报警后进城自首。”
大家的脑海中都冒出一个巨大的疑问:“5点多在郊区杀人,为什么要进城,还要在三环上堂而皇之地摆尸碾压?”
昌宁区是本市的郊区,依山傍水风光好,交通又便利,虽然有点远,却很发达。这里有大片的高档别墅区,有湖景的,有山景的,是富人们娱乐聚会的好地方。
负责视频分析的同志确认道:“目前还没找到撞人和冲突过程的监控录像,我们还在找,也使用了机器视觉自动分析程序和人工复检。另外,为了防止嫌疑人撒谎,我们扩展了查找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把昌宁镇过去48小时的所有公共区域监控和交通监控都作为搜索目标,也在查所有通向昌宁镇的道路,包括乡道。现在程序还在运作,我们提升了关键词的数量,进行最大限度的匹配搜索。兄弟们也没闲着,轮班进行人工复检,有发现会第一时间报告。李支、任支,现在只有每个片区监控更新的时间范围内没有录像,除非这家伙开车经过的地方恰好和更新的线路同步,否则一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