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唐诗里的烟火人间金句 > 宋之问和温庭筠 不会说话做事人生就会成悲剧(第2页)

宋之问和温庭筠 不会说话做事人生就会成悲剧(第2页)

王昌龄获得宏词博学科的学历以后,被调往朝廷做校书郎,成为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个职位了不得。

唐朝的宰相、尚书不论起步何处,往往都经历过校书郎的历练,甚至有的牛人在校书郎起步,直接沿着六部、三省的路子往上走,最终位登台阁。

朝廷调王昌龄做校书郎,未尝没有悉心培养的心思,但他一辈子都没有升职,不是汜水尉就是龙标尉,要么就是江宁丞,职场晋升和学历成就完全不匹配。

为什么会这样?

《唐才子传》有一句话:“后以不护细行,贬龙标尉。”王昌龄的人品很好,学问也很好,但就是大大咧咧,不在意细节,结果无意中得罪了人,自己都不知道错在哪里。

职场也好,官场也罢,归根结底是人和人的交往。你可以不同流合污,也可以清高自守,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不然你清高了,衬托得别人多难为情啊。所谓情商高,不是逢迎拍马,而是时刻保持共情心理,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和不得已,并且说出让双方都舒服的话,做出大家都开心的事。如果像擀面杖一样直,谁能受得了?

公元748年,王昌龄莫名其妙得罪了人,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自己感觉很委屈,面对别人的指责却不知道如何反驳。李白在扬州听说王昌龄被贬谪,马上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安慰好朋友: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军直到夜郎西。

“嗯,摸摸头。宝宝不哭。”

晚唐的温庭筠,更是得罪人的典型。他曾写过一首《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短短27个字,把倚靠窗台的寂寞少妇刻画得入木三分,字里行甚至可以体会到少妇迷离的眼神,还有一声不可听闻的叹息。

一般来说,能揣摩女性的细腻心思,应该是很温柔的男闺蜜吧?可温庭筠偏偏不是。

温庭筠出身太原温氏,其祖上在三国时代曾经跟着曹操混过,连续几代人都是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魏晋年间还出过特别厉害的六个兄弟,号称“温氏六龙”。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在太原起兵,温氏三兄弟积极追随。大唐开国以后,温大雅做到礼部尚书,温彦博成为中书令,温大有出任中书侍郎。温氏三兄弟可谓一时人杰,而温庭筠就是温彦博的直系后裔。正是由于出身名门显贵的关系,温庭筠可以在长安结交很多“五陵少年”,出入宰相府邸非常随意。

温庭筠和令狐滈玩得非常好,平康坊的亭台楼阁里,经常看到他们**不羁的身影。

令狐滈是宰相公子,父亲令狐绹辅佐唐宣宗整整十年,权力大得一塌糊涂,假如不得罪令狐绹,温庭筠的后半生不会太差,起码可以得到进士学历。可惜,温老师嘴太欠。

唐宣宗喜欢《菩萨蛮》,经常写歌词交给宫女唱。为了讨皇帝开心,令狐绹想写一首好词送给唐宣宗。可令狐绹读书不多,头发都抓秃了,纸上也没有一行字。不会写没关系,可以找枪手。温庭筠特别有才,手指交叉八下,一首好诗词就出来了,简直堪比曹植的七步成诗。

“小温啊,帮我写一首《菩萨蛮》吧,可千万别说出去哦。”

“令狐叔叔,您放心吧。”

为了不辜负令狐叔叔的嘱托,温庭筠回家以后,点燃油灯,手指狠狠地叉了八百次,才写出一首尽善尽美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装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果然是好词,唐宣宗满意地点点头。令狐绹欣慰地笑了:“小温果然不负所望。”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久后,这首《菩萨蛮》火遍长安城。平康坊的姑娘都在唱,其他大宅院的小娘子也经常哼哼,仿佛词中写的是自己。温庭筠忍不住得瑟起来,偷偷和朋友炫耀:“嗨,这首词是我写的,令狐绹哪有这种水平?”消息传到令狐绹耳朵里,恨得要死。

温庭筠背后叨叨还算给面子,当面羞辱令狐绹,那才招人恨。有一次唐宣宗写诗,上句有“金步摇”的词语,想了好几天也想不出下句对什么,于是他让大臣帮忙想办法。

令狐绹又上线了,回家后赶紧问温庭筠:“小温啊,金步摇能对什么词?”“简单,金步摇对玉条脱。”令狐绹一拍大腿:“嗨,我怎么想不到呢?”温庭筠面带讥笑地看着宰相大人,脱口而出:“典故出自《南华经》。这本书不生僻,相公理政之余,也要多读读书啊。”

温庭筠后来还说什么“中书堂里坐将军”,这明显是讥讽令狐绹嘛。你看,温老师的嘴可有多欠收拾。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希望可以振作大唐江山,对人才的包容度很高,假如温庭筠的情商高点儿,基本上可以得到令狐绹的推荐,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就完全可以避免。再说,温庭筠已经答应给令狐绹当枪手,稿子都交了,结果为了炫耀小聪明,破坏了双方的合作规则,自食其果。所以,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令狐绹的心里也苦:我招谁惹谁了,被温庭筠花样鄙视多年……你还想中进士做高官?我呸,我也要变着法子折腾你,咱一报还一报。

归根结底,说话做事都是艺术。太过随心的话,难免以自我为中心,而太过自我的人,说话做事往往会伤人伤己,没有人会真心喜欢。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基础,可以预料,一辈子的成就不会太高。

太过拘谨的话,难免把对方捧得太高,说话做事总是替别人考虑得太多,替自己考虑得太少,到头来把对方捧到天上去,把自己踩在烂泥中,反而丧失自我,换不来对方的尊重。那些在社会上混得好的人,都会讲究说话做事的方法。

怎样把话说得让对方舒心,把事做得让大家满意,却又不违背自己的原则,最后换来皆大欢喜的结果,这其中的轻重拿捏可不得不考虑啊。

所谓情商高,无非是让大家都舒服。宋之问、王昌龄、温庭筠等人,拥有锦绣才华,但由于话说得不好听,事做得不好看,结果最后人生变成了悲剧。他们虽然在文学领域千古留名,可这样的人生,其实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