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唐诗里的烟火人间金句 > 孟浩然 真性情的一生纠结的一生(第2页)

孟浩然 真性情的一生纠结的一生(第2页)

一般来说,这种场合属于商业互吹。你写两句,我说好好好,真是百年难遇的好诗;他写一首,大家掌声雷动,欢呼年度最佳作品出现。

当沙龙进行到**的时候,孟浩然出手了。他举起毛笔,慢慢铺开白纸,低头略一沉吟就写下两句诗: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天上群星璀璨的银河,周围有淡淡的云;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梧桐树叶上依然残留着雨水。微风吹过,梧桐叶响,人心舒爽。

短短十个字,是诗也是画。孟浩然隐居二十年修炼的功力,把参加沙龙的其他诗人震得七零八落,大家纷纷谦让:“还是孟老师厉害。佩服佩服。”

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当时的孟浩然肯定很傲娇。谁说出名要趁早的?人生走过的路都有用,我虽然隐居多年,但是功力深厚啊。

这当然没错。可你不会说话,功力再深厚也没用啊。

·03·

孟浩然没有参加过工作,也不知道长安的办公室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很好奇。作为朋友,王维想满足他的心愿。

“到我办公室吧,带你参观一下。正好有最新的诗文学术期刊,我们可以探讨学术。”

于是,王维就带着孟浩然到了办公室。他们的年龄相差十三岁,但对于学术却有共同的理解,比如崇尚绿色环保的诗文风格。

正当他们聊得兴高采烈时,唐玄宗来了。大领导亲自视察工作,这可不得了。刚刚听到太监通报的时候,孟浩然真的吓坏了,赶紧钻到床底。

这不是小事。一介布衣擅自到朝廷部委的办公室,谁带你进来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进来偷机密的?

王维不敢隐瞒,立刻向唐玄宗汇报:“领导,其实孟浩然在呢。”

说来也巧,唐玄宗李隆基也听说过孟浩然,特别喜欢他写的田园诗歌,掀起床单让他出来:“孟老师,我喜欢你还来不及呢,别怕别怕。”

出来以后,唐玄宗让他说说最近的新作。多么难得的机会啊,大唐的诗人那么多,能当面向皇帝展示才艺的可没几个,如果孟浩然能够抓住机会,可能会咸鱼翻身也说不定。可他一张口,就是抱怨: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什么意思呢?我的命运好苦,皇帝看不上我,朋友也离我远去,眼看蹉跎半生却一事无成,愁得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唉!

唐玄宗马上脸色阴暗:“你从来没有求官,何谈我看不起你?你这纯粹是污蔑。”长袖一甩,走了。

一般来说,求职新人见到大领导应该充分展示才艺,让大领导觉得物超所值,某些岗位真的非你不可,这才是求职的套路。可孟浩然张口就是“你为什么不用我?”怎么听都是一股怨气,浑身充满负能量。拜托,大领导都没见过你,你也没投过简历,人家怎么用呢?这抱怨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小小的办公室里,王维看得目瞪口呆,指着孟浩然,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呀,真不是做官的料。”

·04·

孟浩然为什么会抱怨?

可能是性格问题。他的才华很高,相貌、气质也很好,是一个非常清高的学霸,但是不愿意在世俗社会逢迎拍马,也看不惯趋炎附势的蝇营狗苟。

年轻时到鹿门山隐居,可能是为了逃避。孟浩然逃避了世俗的一切纷扰,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中,无论衣食住行,都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在鹿门山生活得随心所欲。但他依然是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

世俗社会的蝇营狗苟依然存在,中年孟浩然的性格依然清高,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和社会的契合点。

有才华的人都很清高。但是人只是社会的一份子,想要有所成就,只能妥协或者迎合。只有找到性格和社会的契合点之后,才能游刃有余地显露才华。仔细观察的话,在各自领域做出成就的人,都有这种特点。

但孟浩然不是,他只是在逃避。他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和同伴住在山里,不和世俗社会交往。是啊,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可是有一个问题。孟浩然的榜样是古代真隐士,比如伯夷、叔齐是商朝贵族,看不惯周武王以武力夺江山,就隐居到首阳山,誓死不吃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他们是真的要和社会断绝关系,于是自己构建一个精神世界,住进去就不愿意出来。不论肉体或者精神,都活得很真实。

但孟浩然不是。他的隐居只是暂时逃避,内心依然渴望在世俗社会获得成功。就像某些大学生,临近毕业却不知道如何面对社会,只好考研、读博,他其实并没有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只是想在学校躲几年。可完成学业后,最终也逃不过与社会接轨。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