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奋斗者永远在路上
一个辍学青年,赶上了创业风口,
鼓动老爹整合一切资源投资创业……
十年后,
他的公司击败所有竞争对手,
成功上市。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回老家”特别感人。
公元前196年10月,刘邦回到沛县。
那时,他已经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占据了广袤的万里江山,大汉成为唯一的独角兽集团。
刘邦原本只是一介布衣,每天上上班、喝喝酒、吹吹牛,他被生活磨灭了所有棱角,唯有少年时的梦想还在蠢蠢欲动。
一腔热血,一生未凉。
可命运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让刘邦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他带着一帮泥腿子,居然打败了血统高贵的贵族。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沛县。
就像外出打工后来发家致富的土豪回老家给小孩压岁钱、发糖一样,刘邦也特别豪气:
“我虽然在长安买房买车开公司,但我的灵魂依然在这片热土上。我宣布,沛县人民以后都不用缴税啦。”
我很怀疑,刘邦心心念念的,是不是沛县的狗肉。
然后,他在沛县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大摆宴席,请全县的乡亲们吃饭,还亲自选拔了120人的儿童歌舞团,让他们唱自己写的新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儿童歌舞团一遍又一遍地唱,刘邦一遍又一遍地和,直到热烈的气氛把自己都感动了,他跳上主席台拉起孩子们的手,翩翩起舞。
跟随节奏的韵律,刘邦的身体夸张地摆动着。
可如果把镁光灯照在他脸上就会发现,刘邦早已老泪纵横,傲娇扬起的脸仿佛在说:
“奋斗多年,我还活着,真好。”
公元632年,李世民回到武功县庆善宫。
34年前,他出生在这里。
34年后,回到这里时,他已经站在世界之巅。
李世民的身边有各种人才,唯独缺一名优秀的文案,以至于想搞一场“回乡联欢晚会”都没有好创意。
于是,他打算抄袭刘邦。
首先,李世民赏赐了随从的大臣,并且给闾里的父老乡亲发放了米、面、油,为他们带来了亲切的问候。
然后,他选了64名儿童组成歌舞团,戴上进德冠,穿上骚气的紫色裤子,在舞台上边唱边跳。
歌词是李世民新写的《功成庆善乐》: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