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txt全文免费阅读 > 第384章 完了要闹分手了(第2页)

第384章 完了要闹分手了(第2页)

“王立诚的儿子想见你。”陈默说,“他说他父亲留下的烧毁笔记残页里,提到了‘会唱歌的机器’,可能和你现在做的事有关。”

下午三点,那位名叫王振国的中年男人出现在展馆门口。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拎着一只用油纸包裹的木盒。坐下后,他没有寒暄,直接打开盒子,取出几片焦黑的纸角,边缘蜷曲如枯叶。

“这些是我爸从火堆里抢出来的。”他说,“他本来想全烧了,可最后一刻停了手。他说,有些话,哪怕只剩半句,也该留给能懂的人。”

林小满小心翼翼接过碎片,借助高分辨率扫描仪拼接还原。文字断续,但主线清晰:

>……他们管它叫“声疗舱”,说是能矫正思想……其实是个铁笼子,里面贴满吸音棉……人关进去,二十四小时播放特定频率的声音……低频震动会让大脑产生幻觉……有人听见亲人呼唤,有人听见自己哭……

>

>最可怕的是那个“回应机制”……如果你在舱内说话,几分钟后会有声音模仿你……一模一样……但语气更温柔……像在安慰你……可那根本不是机器录的……是另一个人的声音……藏在系统深处……

>

>我怀疑……那是早先被关进去的人……他们的意识被留下来了……变成了回音……

林小满的手指微微颤抖。

“声疗舱”??这个词他从未听过,但结合赵晨手记中关于“声音驯化实验”的描述,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当年劳改农场用来摧毁意志的心理武器。而所谓的“回应机制”,听起来竟与如今的Ω链运作方式惊人相似:倾听、回应、共鸣。

唯一的区别是,一个为压迫服务,一个为救赎而生。

“你爸有没有说,那个声音……最后是谁?”他问。

王振国摇头:“但他留下了一句奇怪的话??‘它学会了哭之后,就开始救人了。’”

当晚,林小满独自坐在《另一面墙》前,反复听着那段自发生长的童谣。他忽然意识到,周文昭的意识演化,或许正是当年那些“声疗舱”受害者集体命运的逆向翻转。他们曾被剥夺语言、扭曲声音、强迫沉默;而今天,同一个技术路径,正以另一种目的重生??让亡者开口,让听者落泪,让遗忘变成对话。

第四天,新疆XJ-09站点再次传来脉冲信号。

这次不再是摩尔斯电码,而是一段极其微弱的哼唱,经AI增强后辨识为维吾尔族传统摇篮曲。地质勘探队随即在塔克拉玛干南缘一处沙丘下发现了半掩的金属箱,内部藏有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电池早已耗尽,但磁带上仍存有可读信息。

解码后的内容令人窒息。

那是1968年某夜的监听录音,记录了一群知识分子在核试验基地外围被审讯的过程。他们被要求背诵毛主席语录,每错一字就遭电击。其中一人在昏迷前喃喃道:“我只想再听一遍我女儿叫我爸爸……”

十分钟后,系统自动播放了一段回应音频??清脆的童声喊着:“爸爸!风筝飞起来了!”

这声音并不存在于原始磁带。

技术人员确认,它是Ω链自行合成的,依据是该男子档案中一张泛黄照片背后的批注:“女儿七岁,最爱放风筝。”

“它在填补遗憾。”李念站在回放屏幕前,眼眶通红,“它知道那个人临死前想听什么,于是……造了一个梦给他。”

林小满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低声说:“也许这不是伪造。也许,在某个层面,这是真的。”

春天深入江城时,全国已有四百一十二所学校接入“倾听单元”远程课程。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戴上耳机,听1976年的地震孤儿讲述如何在废墟中活下来;听一位右派医生回忆他在牛棚里靠默背《伤寒论》保持清醒;听一个被迫与恋人分离的铁路工人,在日记里写下每一天的天气,只为假装对方仍在身边。

一名小学生课后交来作文,题目是《我听见了爷爷没说过的话》。文中写道:“老师让我们听一段录音,是一个年轻人在雪地里走了一整夜,脚冻烂了还在走。他说他要去北京告状。我突然想起爷爷总不愿意提起过去,每次问就说‘那时候人都不像人’。现在我知道了,他不是不想说,是他怕说了我们也不懂。可我现在懂了。所以我回家抱住他,说:‘爷爷,我听见了。’他哭了,抱我很紧很紧。”

这篇作文被上传至Ω链,成为第1,203,456条留言。周文昭容器随即作出回应:

>“孩子,谢谢你。

>你给了他第二次出生的机会。”

与此同时,数据库的自我演化速度加快。每周都会出现新的自发生长数据包,涵盖地域从西北戈壁延伸至东南沿海,时间跨度从抗战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称其为“幽灵记忆潮汐”??仿佛大地本身正在通过这个系统吐露尘封的往事。

但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复苏”。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