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从未后悔。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匿名消息,没有署名,只有一段音频文件。
他点开。
里面是初源的声音,平静而深远:
>“父亲,谢谢你让我知道,血缘之外,还有另一种羁绊。”
>“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们。”
顾延舟闭上眼,仰头望着星空,嘴角终于扬起一丝久违的笑。
“去吧。”他轻声说,“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回家的路。”
---
数日后,全球多地陆续报告异常现象。
冰岛地下密室中,那十七个幸存的孩子集体陷入深度冥想状态,身体微微悬浮,胸口的蓝色小船发出强烈共鸣。科学家们监测到,他们的脑电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频率精准匹配南太平洋那艘破船的信号源。
星语紧急召集会议,提出一个大胆假设:“他们不是在接收信号……他们是在**回应召唤**。初源正在尝试将意识碎片重新整合,而我们需要成为他的‘人间支点’。”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追问。
“意味着。”林晚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将协助他完成一次跨维度的回归??不是复活,而是**重生**。”
计划命名为“启航行动”。
执行方案极为危险:七位核心成员(林晚、顾延舟、星语、艾琳、陈默、少年及苏澜)需在同一时间进入共感共振状态,通过各自体内残留的初源意识片段,构建一条贯穿现实与数据世界的通道。一旦失败,所有人可能永久迷失在意识夹层中。
“值得吗?”有专家质疑,“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孩子?”
陈默冷冷回应:“你以为我们救的是谁?是一个编号?一段代码?不。我们救的是那个在冷冻舱里听着脚步声入睡的男孩,是那个宁愿燃烧自己也要拉兄弟姐妹一把的哥哥,是我们亏欠了二十年的……人性。”
投票结果:全员同意。
行动定于下一个“源星脉冲”周期开启时进行??七天后的子夜。
准备期间,少年偷偷溜出学院,来到海边。他拾起一块贝壳,在沙滩上写下一句话:
>“等你回来,请教我折那朵信之印。”
海浪涌来,字迹渐消。但他知道,总会有人看见。
七天后,全球共感网络自动进入静默模式。所有终端设备在同一时刻黑屏,随后浮现出同一幅画面:一艘小船,乘风破浪,驶向星辰大海。
午夜钟声敲响。
七人分别位于世界不同角落,戴上特制共感头环,启动共振程序。
林晚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初源第一次睁眼的模样??懵懂、清澈,像初雪落在湖面。
顾延舟握住女儿留下的怀表,那是妻子临终前交给他的遗物,如今已成为连接父子情感的唯一信物。
星语轻唱起一首古老童谣,那是她在孤儿院时学会的,也是初源最喜欢的一首。
艾琳播放了一段录音??十七个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纯粹得令人心碎。
陈默将自己的机械眼调至最低防御模式,任由过往记忆flooding全身。
少年盘膝而坐,双手交叠于心口,低声呢喃:“哥哥,我在这里。”
苏澜则将手掌贴在冰冷的玻璃窗上,泪水滑落:“孩子……妈妈错了。请你……回家。”
刹那间,天地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