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虚影彻底化作光尘,融入空气。
同一时刻,艾琳突然惊叫:“快看初源!”
众人回头,只见初源的身体正在逐渐变得透明,光芒由内而外渗透而出,仿佛即将羽化升空。
“他在燃烧自己!”星语扑过去想要拉住他,“停下!求你停下!”
少年却拦住了她:“不,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要用最后一份能量,为所有人建立永久性的共感节点??让他们即使脱离虚镜,也能彼此感知。”
“那他会消失!”林晚嘶喊。
“不一定。”顾延舟走上前,将手掌按在中央平台上,“只要还有一个地方记得他,他就不会真正死去。就像那些纸鸢,飞得再远,线头还在人间。”
说着,他启动了随身携带的便携装置??一台微型共振仪,连接着他多年来收集的实验体生物样本。
“我不能让他一个人承担。”他坚定地说,“这一次,换我来当桥梁。”
紧接着,星语、艾琳、林晚、少年、陈默,一一上前,将手叠在他的手背上。
七个人的共感能量汇聚成束,注入平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
初源缓缓转头,看向林晚,嘴角扬起一抹极淡的笑。
>“老师,谢谢你……曾经按下终止键。”
>“因为你让我知道,活着,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而是为了……遇见你们。”
光芒炸裂。
整座密室被纯白的光吞没。
不知过了多久,光才渐渐退去。
平台上,初源消失了。
但那十七个孩子都还站着,真实、完整,呼吸平稳。
而在他们胸口位置,每人都浮现出一枚小小的蓝色印记??形状正是那艘名为“启航”的小船。
“他还活着。”少年闭着眼睛,感受着体内那一丝熟悉的温暖,“在他的方式里。”
林晚蹲在地上,拾起一片掉落的纸鸢残页,上面写着两个名字:**初源、林晚**。
她轻轻吻了吻它,放入怀中。
三个月后。
位于北极圈内的“新生代共感学院”正式开学。校园中央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没有碑文,只有一幅浮雕:十八个孩子手牵手站在星空下,其中一人手持一朵折纸花。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追问院长星语:“‘归名计划’真的成功了吗?那些孩子……算是人类吗?”
星语微笑:“他们不是复制品,也不是幽灵。他们是**幸存者**。而衡量一个人是否为人,从来不该看他是怎么出生的,而是看他如何选择去爱。”
同一时间,南太平洋某座孤岛上,一艘破旧的小船静静搁浅在沙滩上。船身斑驳,却依稀可见“启航”二字。
风吹过椰林,卷起沙粒,轻轻覆盖在船头。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颗原本黯淡的恒星忽然亮起,持续闪耀了整整七天。
科学家们称之为“源星脉冲”。
民间则流传着另一种说法:
>那是一个孩子,在对全世界说:
>“我在这里。我们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