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叠叠绿影在池中摇晃,衬得满院桃枝都仿若点缀。
男席与女席并不在一处,温府一行人也便分了两路。
温聆筝跟在向氏后头进了厅。
厅中人来人往。
永庆大长公主尚未至,故而男席由其子陈为则招待宾客,女席则是由此次宴会的主角——明珠郡主陈令闻照看。
“秀之?”
“当真是你!”
忽而一道身影挡在了向氏身前。
温聆筝的脚步跟着一顿。
她抬头向前瞧去,只见那穿着对襟窄袖衫,鬓边簪着一朵小花的妇人与向氏四目相对,隐有泪光。
见温聆笙有些茫然,温聆筝玉步稍移,凑到她耳边。
“那是御史中丞的夫人,吴大娘子。”
现任国子监祭酒吴奎膝下无子,唯有三女。
长女配了大儒柳庸,次女嫁入尚书府向家,而幼女则许给了先帝亲信——御史中丞罗般。
“姨母?”
向氏的声音微微颤动。
然宴厅人多眼杂,吴大娘子忙止住了向氏,将其拉到一旁的角落坐下。
“你这孩子!”
“同你父亲闹也便罢了,怎么一去临安多年也不给姨母来封书信呢?”
吴大娘子一边说,一边叹惋:“你怎就那样认死理?”
她压低了声音:“左右那不过是个妾,还是个生不出孩子的。”
“忍一时的事罢了!你又何苦……”
许是想起故去的二姐,吴大娘子不免怅然。
向氏赶忙打断了吴大娘子的叹气话。
“她因我阿娘连失三子,身子也不再适合生育,如今我阿娘去了,她如何肯放过我们兄妹?”
“所幸我那糊涂爹只有我阿兄一个儿子,断不会叫他让那贼妇人给害了。”
她笑了笑,又道:“今儿我那珍哥儿还跟来了呢!一会儿我把他带来给姨母瞧瞧?”
吴大娘子拍着向氏的肩,无奈地笑了:“好好好!”
才想起同行的两个姑娘,向氏扭头将温聆笙与温聆筝唤到身边,向吴大娘子介绍。
“这是我家的笙姐儿和筝姐儿。”
“我嫁去的时候筝姐儿都还在襁褓里呢!现下都是大姑娘模样了。”
被向氏推到了吴大娘子跟前,透窗而来的风吹动了温聆筝前额的发,她略略清明了几分。
“吴大娘子,安。”
吴大娘子膝下有四子,却无一女,常常叹息自个儿没有养姑娘的福气。
现下瞧见两个似小花骨朵儿一般的姑娘站在面前,她竟是将手腕上两个价值不菲的镯子都送了出去。
“小姑娘就是好!”
“知礼懂事的,不像我家那几个混小子……”
吴大娘子的话尚未说完,就被匆匆而来的女使打断了。
那女使神色惊慌,纵使是在稍显寒凉的初春时节,额间也透出了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