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那惊心动魄又峰回路转的一幕,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黄政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但他深知,此刻绝非得意忘形之时。他迅速收敛心神,压下那份因破格晋升和方案通过而激荡的兴奋,脸上恢复了一贯的沉稳。
他快步上前,恭敬地从郑家权省长手中接过茶杯和笔记本,如同往常一样,略微落后半步,跟随着省长的步伐,安静地返回办公室。
进入省长内室,黄政轻轻带上厚重的木门,将外界的喧嚣与猜测隔绝开来。
郑家权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站在窗边,望着楼下陆续散去的车辆,背对着黄政,语气听不出喜怒地开口问道:“感觉怎么样?”
黄政知道省长问的是对整个常委会过程的感受。
他略一沉吟,组织语言,声音清晰而诚恳:
【“省长,我看到了丁书记高超的运筹帷幄能力和对会议节奏、局面的强大掌控力。
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引导,以及对各方心理的精准把握,令人叹服。
相比之下,我要学习的东西,确实还有很多很多。”】
他没有提及自己的功劳,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更高层面的领导艺术上,态度谦逊。
郑家权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黄政,提出了一个更具体、也更敏感的问题:
“那你怎么看易秋萍部长今天的举动?尤其是……她让你续茶那一下。”
黄政的眉头微微蹙起,脑海中飞速回放着常委会上的每一个细节。
易秋萍部长今天的表现确实反常,她明明有自己的秘书刘冰冰在场,却偏偏点名让自己这个“外人”、而且是焦点人物之一去续茶。
这绝非无的放矢。她明明已经决定要投赞成票,而且以其身份,完全可以直接举手,为何要多此一举,非要借“给面子”这个由头?
“省长,”黄政谨慎地开口,说出一个最大胆的猜测,“您说……会不会是杜叔(杜文松)那边,提前有了指示?”
他指的是远在京城的准岳父,杜文松副书记。
只有这个层级的授意,才能让易秋萍如此不惜暴露立场,也要用这种近乎“捧杀”的方式,将他黄政推到前台,强行塞给他一份“人情”和“面子”。
郑家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想到了这一层,说明你没被冲昏头脑。”
他走到办公桌后坐下,语气变得深沉,“其实,她这么做,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在明确地支持你,或者说,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你背后站着谁。这份‘面子’,是杜家,是通过易秋萍的手,硬生生给你加上的光环和护身符。”
他话锋一转,带着告诫的意味:
【“但是,小政,你要明白。她今天态度越明显,往后你遇到的关注和非议就会越多,暗处的阻力也可能越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现在就像被放在了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拿着放大镜看。
以后做事,更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是,省长,我记住了。谢谢您的提醒。”黄政心中一凛,郑重地点头。他知道,这是郑家权对他的爱护和提点。
“行了,出去忙吧。好好干,别辜负了这份‘面子’和期望。”郑家权挥了挥手。
“是。”黄政恭敬地退出了内室,轻轻带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