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省委书记丁正业话音未落,便第一个坚定地举起右手时,会场内的空气仿佛被瞬间抽空,随即又注入了一种更加微妙而紧张的氛围。
省长郑家权明显愣了一下,猛地抬起头,看向主位上的丁正业,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丁书记这是……反客为主了?按照惯例,这种由政府主推的重大改革方案,通常是由政府主官先表态,书记最后总结定调。他这抢先举手,意义深远啊……’
郑家权立刻意识到,丁正业此举,绝非简单的支持,更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他丁正业,才是东平省改革坚定不移的掌舵者和最有力的支持者,这份政绩的“头功”,他当仁不让。
常委会无秘密,第一个举手支持者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和后续的功劳簿排序。
这些思绪电光火石般在郑家权脑中闪过,他脸上非但没有丝毫不快,反而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几乎是紧随着丁正业,第二个高高举起了右手,声音洪亮地笑道:
“哈哈哈,丁书记,太感谢了!感谢您和省委对省政府工作如此坚定有力的支持!有您掌舵,我们心里就彻底有底了!”
他这番话,既捧了丁正业,也明确了自己作为主要推动者的角色,分寸拿捏得极好。
紧接着,宣传部长林微微、纪委书记方元洪、省委秘书长李全有,几乎是不分先后地举起了手。
林微微目光坚定,方元洪面色严肃,李全有动作利落。
五票!
按照十一人的常委规模,超过半数即需六票。
此刻,赞成票已经达到了五票,只差最关键的一票,方案即可获得通过。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尚未表态的几个人。
常务副省长翁扣、统战部长何秋海、政法委书记刘东海,三人面色凝重,用眼角的余光,不约而同地瞟向坐在丁正业左手边的副书记丘志展。
他们是一个以丘志展为首的同盟,丘志展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选择。
而已举手的丁正业、郑家权等人,则将目光聚焦在了至今尚未有任何动作的组织部长易秋萍身上。
这位刚才还言辞犀利、力主改革的女部长,此刻却如同老僧入定,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的茶杯,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置身事外。
丘志展的内心正在经历激烈的挣扎。他的右手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几乎就要跟着举起来。
他瞥了一眼票数,才五票,还差一票。他的目光再次落到易秋萍身上,充满了疑惑和权衡:
‘她刚才明明态度那么鲜明地支持改革,甚至不惜得罪人,现在怎么又不表态了?
按照她以往的习性,在这种争议性表决中,她常常选择弃权或不举手以示“中立”。
难道她刚才只是虚张声势?如果我现在举手,成了第六票,而她又不动,那岂不是寒了反对同盟的心,这一瞬间的犹豫和多虑,让他即将抬起的手又缓缓放了回去。
其实,丘志展想得太复杂了。易秋萍作为资深组织部长,深谙官场表决的玄机。
她并非不想举手,而是在等待一个最佳的“位次”。
第六票,是打破平衡、奠定胜局的关键一票,其政治分量和展现出的决断力,远非后面跟随的第七票、第八票可比。
在组织考察的视野里,关键时刻敢于投出关键一票的干部,和随大流投票的干部,评价是截然不同的。
她在给丘志展,毕竟他是省委副书记,也是给其他人一个机会,看谁能抓住这个展现魄力的机会。
易秋萍将丘志展那一瞬间的犹豫和退缩尽收眼底,心中微微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