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在秦朝 > 第111章(第1页)

第111章(第1页)

淳于越猛地咳嗽起来,咳得全身蜷缩,半晌才平复:“只怕不是送我消息,而是送我一程吧。是奉陛下之命,还是李相之命?来劝我认下那‘以古非今’、‘勾结皇子、图谋造反’的罪状?我还以为是其他人,竟然是你这个身段柔软的家伙。”

淳于越嗤笑一声。

叔孙通沉默片刻,火光在他脸上明暗交错,他的神情变得复杂。

“陛下不是什么仁善之人,你敢在推广冬麦之时号召弟子们宣扬扶苏公子仁德,你是打量儒家如今还不够低谷吗?还是说你有自信能够瞒过陛下的耳目。这里是关中,是咸阳。扶苏公子偏向儒家,但执掌天下的还是陛下。

“淳于兄,你太执拗了。夏、商、周三代之法,古固然好,然则时移世易。如今天下一统,陛下雄才大略,创万世未有之局。你我所学,当用于辅佐明主,安定天下,而非空谈尧舜禹汤,触怒天颜。”

淳于越眼中猛地爆发出剧烈的光彩,声音虽弱,却字字如铁:“空谈?教化百姓仁爱,劝谏君王行义,这是空谈?扶苏公子仁厚,若继大统,必施仁政,息兵戈,养民力,这才是天下苍生之福!难道如你这般,揣摩上意,阿谀趋避,枉道而从势,便是儒者所为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的‘义’在何处?!你的‘道’又在何处?!”

只听叔孙通大笑起来,若是在今日之前,他或许还会因为淳于越这一番话有些许的羞耻,然而今日,偏偏是今日。

淳于越皱着眉,叔孙通这厮是疯了吗?

叔孙通敛了神色,朗声道:“仁?义?敢问淳于兄,你的仁义,如今可能救你出去?可能救你三族性命?道,需要活着才能传承!如磐石当道,不知迂回,唯有粉身碎骨一途!身死道消,你的仁义,于这世间又有何益?!”

叔孙通向前逼近一步,压低声音:“你看不清吗?陛下之心,如浩浩昊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儒学若想存续,必须先活下去!像种子埋在冻土之下,等待春来!而不是像你这样,硬要以身试斧钺,被连根铲除!”

淳于越听完这番话,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他眼中的怒火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清澈的决绝:“活下去?像你一样,做一条能活下去的狗吗?”

叔孙通身形一僵,脸上的笑慢慢淡去,他半蹲下来,自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那本册子边缘裁剪整齐、由一张张泛黄的纸张编撰而成。册子的封面用小篆写着《农政全典》四个字。

叔孙通将书页一页页在淳于越面前翻开,上面的文字、图画一一展示在他的眼前:“看到了吗?今日朝议陛下给所有朝臣每人一本。眼熟吗?”

推广冬麦之时,淳于越便见过纸张。这种比竹简更轻便的的东西无疑让劝农的工作进展更顺利。那些农家弟子十分宝贝,竟然愿意分发给黔首。

他们说纸张得来不易,要用在实处。

原本口耳相传、缓慢抄录的冬麦种植技巧,飞速地在关中大地上复制和传播。

淳于越当时也只觉得甚是便利,并未深想,直到如今叔孙通将这本《农政全典》摆在他的眼前,他意识到了什么,彻骨的寒意忽然攀上他的脊柱。

竹简笨重、昂贵、制作耗时。这样一本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的册子上刊载的内容若是做成竹简,那该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毋庸置疑,对所有学派来说,它的存在意味着旧的生存和传播模式被彻底颠覆了。而这个恐怖的东西,它掌握在始皇帝手中。

淳于越良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哑声道:“是神使?”

叔孙通说道:“是。神使麾下的工匠改良了配方,纸张可以量产了。陛下也因此欲效仿稷下学宫开设咸阳学宫,邀请诸子百家大贤之人来咸阳。若是能得陛下准允,相关的经典即可发送全国,供天下学子观阅学习。哦,对了,今日陛下宣布,大秦将以关中为试点,尝试新的选官方式。”

淳于越想起在湘水河畔见到的那个穿着祭祀衣袍的少女,他欣赏她所展露的爱民,却无法认同她对女子的观点。

他闭了闭眼睛,时事变矣。

上苍竟然如此眷顾始皇帝,将这样一个堪称神异的人送到他身边。

他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男女皆可入咸阳学宫?”

女子岂能为官?

他至今无法忘怀在她的族地上的那一番争论。所以回到咸阳之后,他亲自收了一批母鸡,就为证实她说的母鸡变公鸡的言论。

谁曾想,在他入狱后没多久,家中传信给他,豢养的母鸡中确实表现出了公鸡的特征。

它竟然在早晨时啼鸣。

叔孙通不意淳于越有此一问:“是,陛下还特许朝中官员子女入学。约莫来年八月设一场考试选官,男女皆可为官。”

淳于越不知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只麻木问他:“除此之外呢?陛下这些日子没有处理我,今日派你来,想来已经有了结果。”

“百越战场顺利推进,章邯带着墨家研究出来的新东西去了战场。想来不日就能再有好消息。神使和扶苏公子为你求情,你可愿去百越教化黔首,让他们心向朝廷?如此可免死罪。你的弟子们都已经同意了,明日就要启程。”

百越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复杂,与中原雅言难以交流。教化第一步的沟通就很难进行。百越有独特的断发纹身、鬼神信仰、生活习俗等。儒家那套基于中原农业文明的“礼乐”制度,在当地人看来可能是荒谬和不可理解的。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