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上午,王建军来到了市政府。
陆沉远在办公室接待了他。
“陆市长,我考虑过了。”王建军开门见山,“这个厂子,我可以接。”
陆沉远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王总愿意帮这个忙,我代表那些工人谢谢您。”
“先别谢。”王建军说,“我有几个条件。”
“您说。”
“第一,拖欠的工资由我先垫付,但市政府要以税收返还的方式,三年内还给我。”
陆沉远点头:“可以。”
“第二,厂子的设备老化严重,需要更新。我需要市政府协调银行,给我一笔两百万的贷款。”
“这个我去和银行谈。”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王建军看着陆沉远,“我需要订单。光靠市政府采购不够,您得帮我想办法。”
陆沉远沉思了片刻:“我可以帮您联系省里的一些企业,但能不能谈成,还要看您自己。”
“这个我明白。”王建军说,“但我需要您给我开门。”
“没问题。”
两人握了握手。
当天下午,陆沉远召集工人代表开会。
“大家的工资有着落了。”他说,“王建军王总愿意接手厂子,会先垫付拖欠的工资。”
张建国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陆沉远说,“但有个条件,大家要继续在厂子工作。”
“这没问题!”张建国说,“只要有活干,有工资拿,我们肯定好好干。”
“还有一点。”陆沉远说,“厂子重新开工,前期会很困难。订单不稳定,收入也不会马上提高。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明白。”张建国说,“只要不拖欠工资,苦点累点都能接受。”
工人们散去后,赵副市长找到陆沉远。
“市长,您这个办法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后续的麻烦不小。”
“我知道。”陆沉远说,“三年税收返还,相当于又给市财政挖了个坑。”
“何止三年税收返还。”赵副市长说,“还有银行贷款担保。万一厂子经营不善,我们又要承担连带责任。”
陆沉远靠在椅背上:“我也想过这些。但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市长,您知道省里怎么看您吗?”赵副市长压低声音,“有人说您太激进,不顾后果。”
“我顾了。”陆沉远说,“但有些时候,不能只考虑后果。”
“可是……”
“我明白你的意思。”陆沉远打断他,“但如果我当时不管那些工人,他们会怎么样?年底了,拿不到工资,他们怎么过年?如果闹起来,影响更大。”
赵副市长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但您要保护好自己。”
“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