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重生95流金岁月无防盗 > 第218章 又是奠基仪式(第2页)

第218章 又是奠基仪式(第2页)

抵达磨憨已是第五日黄昏。热带雨林的气息扑面而来,湿热中夹杂着草药清香。按照约定,他们在镇外一座废弃小学碰头,接应的人是个六十多岁的布朗族老人,脸上刻满风霜,眼神却锐利如鹰。

“你是陈德昌的儿子?”老人用汉语问道,声音沙哑。

“我是陈东。”

老人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枚铜牌,上面刻着火焰环绕的太极图案。“这是‘扶阳令’,每一代传人都有一枚。你父亲那一枚,十年前就被抄走了。你能证明你是他的儿子吗?”

陈东从颈间取下一块玉佩??那是母亲临终前塞进他手心的遗物,通体碧绿,背面刻着“守正”二字。

老人看到玉佩的瞬间,双膝竟猛然一软,几乎跪地。

“果然是你们家的孩子……”他喃喃道,“血脉不会断,火种也不会灭。”

当晚,他们在山腰一处竹楼落脚。篝火燃起,老人终于讲出了那段尘封往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陈氏扶阳堂”并非只是一个地方诊所,而是隶属于一个名为“扶阳会”的古老中医联盟。这个组织起源于清末,由一群不愿依附官府、坚持民间自治疗法的医者组成,专攻男性阳衰诸症,主张“以调代补、以养代治”。其核心理论认为:真正的虚弱不在肾,而在志??精神萎靡、尊严丧失才是百病之源。

《扶阳辑要》便是该会最高典籍,共分三卷,分别记载药理、心法、传承规则。然而文革期间,联盟遭全面清算,大量成员被迫害致死,文献尽数焚毁。唯有陈家先祖拼死护下一卷残本,并将其融入家传方剂之中,代代口授,不敢轻示外人。

到了陈德昌这一代,他不仅继承了药方,更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加以改良,研制出初代“扶阳丹”。疗效显著,求诊者络绎不绝。但也正是这份成功,引来了某些人的觊觎。

“你父亲当年拒绝了一个大人物的要求。”老人低声道,“那人想拿走配方,献给某国营药厂作为‘集体成果’。你父亲不肯,说这是祖训,不能私相授受。结果三个月后,他就被举报‘非法行医、散布封建迷信’,判刑八年。”

“可后来复查明明说是证据不足……”颜思月忍不住插话。

“证据确实不足。”老人冷笑,“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用法律审判他。那是一场政治清洗,借题发挥罢了。真正动手的,是一个叫‘康元集团’前身的势力??他们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搜集各地秘方,伪装成科研单位,实则专干窃取、垄断、打压之事。你父亲只是其中一个牺牲品。”

陈东听得脊背发凉。

难怪当年周正雄会对“龙焰丸”如此执着地打击。原来,他不过是某个更大棋局中的卒子。

“那你二叔呢?”他问。

“他在判决书上签了字,但那是被迫的。事后他悔恨不已,偷偷保存了一份原始诊疗记录副本,并一路追查幕后黑手。三十年来,他在边境采药救人,同时暗中联络幸存的扶阳会成员,试图重建体系。直到看到你们启动‘火种计划’,他才相信??时机到了。”

次日拂晓,老人带他们穿过密林,来到一座隐蔽的石庙。庙内供奉着历代扶阳医师牌位,中央摆放着一只青铜匣,锁扣已锈迹斑斑。

“打开它吧。”老人说,“这是属于你们陈家的东西。”

陈东深吸一口气,将玉佩嵌入匣底凹槽。咔哒一声,匣盖自动弹开。

里面赫然是一本线装古籍,封面墨书《扶阳辑要?卷壹》,纸页虽旧,字迹清晰可辨。翻至末页,一行朱批跃入眼帘:

>**“扶阳之道,贵在济世;若为私利所用,则反噬自身。传此书者,必立誓:宁可身死,不负苍生。”**

他怔住了。

这不是简单的药方传承,而是一份沉重的契约。

当天下午,卫星电话响起。是陈北。

“公安部经侦局刚刚通报,他们在广西查获一条跨境制假链,源头直指东南亚某地下工厂。追踪资金流向发现,背后仍有国内老牌药企影子,且部分账户关联人员曾在九十年代参与对你父亲案件的调查。”

“你是说……当年陷害爸的人,现在又回来了?”

“不止回来了,”陈北的声音冷峻如铁,“他们正在重组势力,打着‘振兴民族中医药’旗号,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意图合法化接管一批民间验方资源。而我们的‘龙焰丸’,已被列入他们下一个‘整合目标’。”

陈东握紧手机:“所以,这不是商战,是清算。”

“没错。”陈北顿了顿,“我已经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了《扶阳辑要》影印件备案,正式申报‘陈氏扶阳疗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需要你回来亲自作证,并公开所有历史资料。”

“可一旦这么做,我们就再无退路。”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