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南洋吴宋崛起 TXT > 第69章 高炉(第1页)

第69章 高炉(第1页)

吴志杰转头看向负责管理此处的工坊管事——一个战战兢兢的土人老头,通过一位精通土人语言的管事问道:“现在矿上一天能炼出多少这样的生铁?又能打造多少铁器?”

那老头掰著手指算了算,有些惶恐地回道:“回大人,好……好的时候,三座炉子一起炼,一天能……能出十几块铁锭。打……打造铁器的话……要看打什么,锄头、镰刀,一天能打个一二十把,就是……就是坏的也不少。”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磕磕巴巴地回著话。

“十几块。”吴志杰低语道,俯身从地上拿起一块出炉有一段时间,但仍有余温的“铁海绵”,掂量了下,“一块铁锭估计有个四五斤,也就是说一天也就能出个五六十斤铁。”

这个產量,对於接下来的一系列水利、开荒等计划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產出的生铁质量还如此堪忧。

这生铁锭表面布满蜂窝和气孔,看著就像块海绵一般,顏色也灰暗不均。估计还得费一番功夫处理之后,才能打造成各种器具。

他隨手將铁锭丟回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嚇得那土人老头一哆嗦。吴志杰目光扫过那几座冒著浓烟的矮胖土高炉,以及旁边费力拉著简陋风箱的土人劳工,最后转头看向身旁的铁匠管事陈阿生。

“陈师傅,”吴志杰的声音有些低沉,显然是对眼下这种场面极不满意,“你来说说吧,有哪些问题,该怎么改。”

陈阿生早已围著这土高炉转了好几圈,心中也有了计较,只见他上前一步,指著炉子道:“回大少爷。这炉子毛病太多了。第一是太矮了,拢不住火气。炉温上不去,铁矿石在里头根本化不透,杂质全留在里面了。

第二还是风箱,风太小了,火不够旺,铁水就凝结不好,全是渣子气孔

第三是炭也不行,烧得不透,火力不够,还容易碎,一鼓风就吹跑不少。”

他又指著一旁地上的矿石继续说道:“还有这矿石,大小不一,直接扔进去,有的化了,有的还是石头。”

吴志杰点点头,他需要的正是这种专业的分析,“那陈师傅,依你看,眼下应当如何改进为好,过些时日可就需要大量铁器了。”

陈阿生沉吟片刻,看了眼吴志杰,壮著胆子道:“大少爷,依我看,倒不如直接在此重新建几座炉子。”

他走到一边,隨手捡拾了块木炭,蹲在地上画了一个高瘦许多的圆柱,“他们这炉子用不了,也不好改,不如直接建几座新的。高度至少要翻倍,炉膛得上窄下宽,这样热气往上走的时候才能停留更久,热量更集中。炉壁也得加厚,用耐火砖打底,外面再裹上一层粘土保温。

而且,靠人力拉风箱肯定不行,我看这山谷溪流水势很急,正好可以用上水排。在这里架个大水轮,用连杆带动大风箱,那风力,呼呼的往里灌,比十个人拉还强。火肯定大,铁水能化得透亮,杂质也能多排出去。

而且,原料也得改!矿石开採出来,先不直接进炉子。而是筛选一遍,先用大锤子砸碎,再用粗筛子过一遍,儘量让进炉子的铁矿石差不多,这样才化得均匀。

至於木炭,还得专门建个炭窑,用柚木,再掌握好火候闷烧的时间,这样出来的炭既结实耐烧,又火力够旺。”

听著陈阿生一条条的改进办法提出,吴志杰的眼神愈加明亮。

这位陈阿生下南洋前是佛山人,这时的佛山正是大清的冶铁中心,而他又是冶铁匠户,手艺世代相传,经验丰富,要不是得罪了仇家,也不会选择下南洋,並最终给吴家效力。

以他的出身和技术,说出的这番话倒是相当权威。

吴志杰一时没有开口,而是仔细思索起了脑海中关於炼铁的知识。或许是穿越的缘故,他发觉自己的记忆力强了不少,前世一些只是粗粗了解过的知识,此时能清晰的在脑海中回想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而陈阿生所描述的技术倒与吴志杰记忆中的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因此,他决定相信他的说法。

而且,吴志杰深知专业的事应当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的道理,他站起身,目光火热地看向陈阿水,沉声道:“陈师傅!”

“在!”陈阿水似乎也预料到了吴志杰的想法,开口回道。

“我命你为铁厂主事,总管矿石处理、木炭烧制、新炉建造、水排安装以及日后一切冶铁生產事宜。”吴志杰语气坚决,“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內,就在这里,给我建成两座新式高炉,並且成功开火,炼出合格地铁水!能不能做到?”

陈阿水眼中满是激动,用力抱拳,声音洪亮的回道:“大少爷放心,有著现成的人手物料,一个月,绝对够了!”

先前在宋卡地界內並没有铁矿,导致他虽有技术,却也只是个小管事。现在,北大年这里各种资源齐全,他也终於有了可以大展身手的机会,他此时也是激动不已。

“好!需要什么,直接去找我爹要,若是有困难,也可速来报我。”吴志杰点点头,给予了他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支持。

交代完毕,吴志杰不再停留,带著亲卫离开矿山,朝北大年城返回。

归途中,道路两侧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已经有土人农民在翻整土地,为下一季水稻种植做著准备。

行至离城不远处的一处岔路茶棚时,吴志杰也略感疲惫,打算带人在此歇息片刻,再继续赶路。而由於此处离码头不远,这时茶棚中倒是聚了不少人,正围在一起,声音不高却难掩激动地议论著什么。

吴志杰到来时他们虽转头看了一眼,却只以为是哪个大商人家的少爷,这段日子可有不少商贾接连抵达北大年。

他们並未认出吴志杰的身份,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议论著。

“……听说了吗?吴家大少爷,真要在北大年分田了!”一个穿著半旧绸裳衫的中年人压低声音说道,语气里满是羡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