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以后步入中年,就开始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固步自封,很容易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包围圈,不愿意再接受新鲜事物。
放在爱因斯坦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他从始至终一直到去世都对量子力学表现出的质疑。
而放到老汤姆孙这里,也同样适用。
作为电子的发现者,老汤姆孙不但不接受陈慕武的波动力学,玻尔的原子核模型,就连卢瑟福的太阳系模型他都不接受,始终认为自己提出来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是最正确无误颠扑不破的。
估计老汤姆孙对磁学方面的事情,应该更是不了解。
既然他都能气定神闲,凭什么自己不可以?
等施汝为报告完毕之后,陈慕武想象当中的露怯行为并没有发生。
都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自己人,施汝为又是被陈慕武给带到英国来,跟在卡皮察手下研究学习的学生。
陈慕武和卡皮察是实验室青年一代里学术水平最高而且最受欢迎的两个,被他们看中的人,能力自然不必多说,而且大家谁都愿意给他们一个面子。
答辩结束之后,评审席上没有人提出什么刁难的问题,大家只不过是象征性的问了几句,陈慕武也有样学样。
只有卡皮察似乎是在论文当中挑了几个重点的地方问了问,但本篇论文完全是在他的指导下写成的,他的这种提问,基本上相当于是自问自答。
因为陈慕武要参加论文答辩,所以剑桥大学的粒子加速器再一次地停摆一天。
他今天来的主要任务,不是来刁难这两个学生,让他们不能顺利拿到博士文凭,而是以实验室代理主任的身份,在每个人的答辩结束之后,宣布答辩的最终结果,并带领大家鼓掌庆贺。
于是在满堂掌声之中,施汝为毫无争议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为自己在剑桥大学,这所英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拿到了一顶博士帽。
施汝为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没有为排在他之后的奥本海默开了个好头,使其舒缓自己紧张的心情,甚至让奥本海默反而还更紧张了一些。
因为他当初进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时候,就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顺,被卢瑟福拒绝了几次以后,才通过家里面找到了老汤姆孙的关系,靠着陈慕武的打包票,最终才一波三折地进入到了实验室。
也就是从刚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奥本海默和主任卢瑟福那边就一直都不对付。
据小道消息传言,卢瑟福曾经劝说过陈慕武不知几次,内容全都是如果奥本海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就找个理由把他从实验室中开除出去。
幸亏是陈博士顶住了来自上面的压力,才让自己能够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有惊无险地留在英国,并最后来到了毕业这最后一关。
回新西兰探亲的卢瑟福不在剑桥大学,让奥本海默稍微心安了一些。
但他仍然害怕坐在评审席上的查德威克和福勒,会对自己的论文提出些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来刁难,毕竟这两个人一个是卢瑟福的左膀右臂,另一个则是他独生女的丈夫。
希望坐在评审席上另一侧的陈博士和老汤姆孙院长,能确保自己的答辩不出什么问题。
怀着这种复杂的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奥本海默走向了答辩席。
只能说,心思敏感的奥本海默,有些太敏感了。
他觉得施汝为能那么轻松地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是因为他是陈慕武和卡皮察的双料学生,所以评审席上的众人才顺水推舟,网开一面。
可奥本海默完全没想过,其实是因为施汝为的研究方向磁学,对于目前重心全都放在放射性和粒子物理上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来说,稍微有些冷门。
然后再反观奥本海默,他的论文虽然不是磁学这种比较小众的物理学分支,而是时下大火的量子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