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涛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看向侃侃而谈的李有才。
李卫民压着火,说道:“李有才,你刚才说什么?让村集体将余粮上缴县里?”
李有才面不改色地说道:“你没听错,我确实要号召大家,将村里的多余粮食交给县里,破釜沉舟,不给大家留任何的后路。”
“当然,这种不留后路,不是要饿死大家,而是逼大伙铆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完成今年的粮食任务。”
“县里目前急缺粮食,没有稳定人心,灾民们恐怕还会继续闹事。”
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被李有才讲了出来,副县首杨友德和一众随行人员的笑容越来越浓。
谁都清楚,大河村靠着农家肥获得一个难得的大丰收。
去年秋天上缴完公粮,村集体手里剩下不少粮食。
动村民手里的粮食,老百姓肯定要和你拼命。
村大队的集体粮食就不一样了。
不涉及自身利益,将集体粮上缴县里,反对的声音会小很多。
至于带来的问题,就和县里没关系了。
县里去年遇到了各种大事小情,几乎都与粮食有关。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属灾民抢了青山公社的粮仓。
虽然及时处理,没有发生相同的事情。
但只要灾民依旧存在,得不到粮食供应,去年没有再发生第二起抢劫粮仓的事件,难保今年不会发生。
“杨领导,我能不能讲两句?”
李卫民开口道。
李有才抢先说道:“卫民,你是咱们村的生产大队长,不会连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都没有吧?”
“身为村干部,哪怕村里日子过得紧巴一点,也要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没毛病,不过村里的安定,是不是也是大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