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按照惯例,首先是内阁首辅岳穆清,以及六部的官员向梁帝汇报国事。等这一套流程走完之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思明便手持笏板,走出列班。“陛下,臣要弹劾鹰扬卫镇抚沈青辰。”“此次沈青辰奉旨去永川府彻查盐引一案,本应清正严明,为陛下揪出朝廷之蛀虫。”“可他却辜负圣恩,犯下诸多不赦之罪。”“沈青辰到了永川府之后,对查案敷衍了事。”“却一门心思结交当地富商,大肆收受贿赂。”“永川盐商为求安稳,给沈青辰送上白银数千两,珍宝无数。”“沈青辰无视朝纲法纪,竟然照单全收……”“若是只是收取贿赂到了罢了。”“沈青辰查案无果,为了向陛下交差。”“竟然假传皇命,把永川都转运使冯慕尧给抓了起来……”“如今永川盐引一案已经真相大白。”“沈青辰此举导致真凶逍遥法外,无辜之人却在牢内蒙冤。”“其行令人发指。”“永川都转运盐使司失去主事之人。”“致使永川盐政混乱不堪,盐价上涨,百姓怨声载道,盐政官员亦是人人自危。”“此事关乎陛下尊严,朝廷纲纪。”“若不加以严惩,恐寒了天下百姓之心……”陈思明开了以一个头。都察院的十几个监察御史立刻正义感爆棚,纷纷出列弹劾沈青辰。他们弹劾沈青辰的内容和陈思明差不多。无非就是说沈青辰乳臭未干,屁本领没有,只知道假传皇命,欺君罔上。沈青辰此等行径。不仅破坏朝纲法度,更让百姓对朝廷心生疑虑,有损皇威。更有甚者,竟然直接伏地大哭。大骂沈青辰为了功劳,竟然没有经过陛下的允许,便把堂堂一位三品大员抓进了鹰扬卫的牢狱。沈青辰无视朝纲法纪,肆意妄为。罪同谋反,其罪当诛……并请求陛下斩杀沈青辰此等祸国殃民之人,以全国法,以警后人……鹰扬卫如此的无法无天。让朝廷大臣都感到有些唇亡齿寒,纷纷出言附和。还有很多人对着鹰扬卫指挥使褚凯风就是一阵大骂。褚凯风低着头,一声不吭。沈青辰收取贿赂的事情,褚凯风早就给梁帝汇报过了。这根本就不算事。但褚凯风却万万没想到沈青辰会这么猛。竟然连一位三品大员都敢抓。在没有梁帝的允许之下,就算是他这个鹰扬卫指挥使,也不敢做出此等事情……内阁三位大学士也觉得沈青辰做的太过火了,紧皱着眉头,沉默不语。朝堂一片喧哗,立刻乱成了一锅粥。陆云旗愣了一会,立刻对陈思明大骂道:“简直是一派胡言。”“当初沈青辰凭借一己之力,救下了平安县两万余百姓的性命。”“为了毒杀三千余倭寇。”“沈青辰多次让自己陷入险境之中,差点就没有了性命。”“如此人物,岂能做出如此龌龊之事?”“还请陛下明鉴。”“右副都御史陈思明对沈青辰恶意污蔑,其罪当诛……”陈思明冷笑道:“沈青辰是你的义弟。”“你们本是一丘之貉,当然会向着他说话了……”陆云旗闻言,感觉都要气炸了。“你放屁……”“陛下,臣可以为沈青辰担保。”“沈青辰一心为公,绝无半点不轨之心……”陆云旗口沫横飞,和一群言官相互吵翻了天。国子监祭酒赵维桢,鸿胪寺卿崔鸿渐也出面维护沈青辰。结果他们刚说两句话。就差点被言官们给喷自闭了。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秦南笙见状,根本就不敢出头……陆云旗一个人独木难支。很快便在争吵中败下阵来。陆云旗一个人被淹没在言官们的吐沫中,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这些言官们身经百战。在吵架这一块已经达到了宗师的级别。陆云旗作为一个武将,吵架哪会是这些言官们的对手……大殿内顿时一片喧嚣混乱。梁帝望着大殿内乱糟糟的情况,脸色一片铁青。此案真相大白?骗鬼呢!永川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赵昱澄,副使吴承州伙同两个户部主事贩卖盐引,中饱私囊。从表面上看很合理。但如今梁帝刚让沈青辰永川府去查案,户部便凭借一本账册,把这个案子破了。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分明是想让梁帝把沈青辰召回京城,另派他们去永川府,赶紧把此案了结……纵观历史。君主与臣子之间,永远互相制约着权力。梁帝虽为九五之尊,也并非是随心所欲。因为真正帮他治理天下的,还是朝堂中的这些大臣。,!所以梁帝明知如此。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也无法把此事挑破……陈思明手持笏板,向梁帝躬身道:“陛下让沈青辰去永川府彻查盐引一案,本是对他的信任。”“此人却辜负了陛下所托。”“沈青辰如此的肆意妄为,已经激起民怨。”“若是让他再胡作非为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臣恳请陛下另派他人去永川府审理此案……”都察院的言官们纷纷附和,继续对沈青辰咒骂个不停……梁帝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怒喝道:“够了!”“永川盐引一案关乎国计民生,律法尊严,不可轻忽。”“朕会传旨令沈青辰押送涉案人员速速回京。”“若是沈青辰并无真凭实据便假借皇命,肆意妄为。”“朕绝不姑息。”梁帝言毕,直接拂袖而去……陈思明等人见状,顿时愣住了。因为事情和他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如今此案真相大白。陛下不应该赶紧免了沈青辰差事,让他回京请罪,然后重新派个人去永川查案吗?结果梁帝却根本不给他们任何谏言的机会,便直接拂袖而去。陛下怎会对沈青辰这个小儿如此信任?早朝过后。梁帝回到了崇政殿,依旧是气的脸色铁青。靖国公认为永川盐引一案,只是一件小事。整个大梁上下,谁人不贪?只不过他们是贪的多了一些而已。如今案情已经“真相大白”,想必梁帝也会顺应朝臣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梁帝却认为今日早朝之事。是朝臣对皇权的一个挑衅,是对他的一次逼宫……:()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