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江氏推出的新创意,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大明这片商业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小的震动。
尤其是那些已经加入了商盟的商人们,他们如同灵敏的鱼儿,总是能最先嗅到商机的气息,也最快地做出反应。
然而,当江寒信心满满地提出他的大规模养猪计划时,这些平日里嗅觉敏锐的商人们却显得有些迟疑。
养猪?这个在他们眼中或许有些“低俗”的行业,真的能成为新的商机吗?
他们可是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对于这种看似更偏向农业发展的计划,他们确实需要好好斟酌。
“江公子,这养猪…真的能赚钱吗?”
一位穿着锦袍的商人半信半疑地问道,他的眼中满是不解和疑惑。
江寒站在众人面前,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计划带来的美好未来。
“当然能。”
他回答道,
“而且,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推动我们大明的农业发展,为了那些辛勤耕耘的农民们。”
然而,商人们仍然心存疑虑。
他们彼此间窃窃私语,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有人担忧养猪的风险太大,万一遭遇猪瘟等疫情,投资可能会血本无归;
有人则认为养猪业的利润太低,远不如他们平日里经营的丝绸、茶叶等商品来得赚钱。
在商盟的会议室里,气氛变得越来越凝重。
商人们围坐一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经过多年打拼才在商界站稳脚跟的,他们深知每一个决策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这个养猪计划持谨慎态度。
他们是商人,是那些精明地追求利益的群体。
在他们眼中,每一笔投资都需要有明确的回报预期,每一分付出都期待着成倍的收益。
因此,当玉娘宣布了江寒的这个以发展农村为主旨的养猪计划时,即便是商盟中最坚定的伙伴,也不由得产生了迟疑。
“这真的可行吗?”
有人私下里窃窃私语,语气中透露着不确定和担忧,
“我们可是商人,这种农村发展计划,真的适合我们参与吗?”
玉娘和江寒站在众人面前,他们的表情平静而坚定。
他们没有过多地公布计划的细节,这种神秘性反而让商人们更加好奇和不安。
缺乏具体的信息,商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去揣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和盈利空间。
商盟的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试图从玉娘和江寒的表情中读出些许端倪,有人则在纸上涂涂画画,试图模拟出这个计划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气氛。
“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能有我们看不到的深意。”
一位年长的商人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
“江公子和玉娘都是聪明人,他们既然敢提出这个计划,必然有他们的考虑。”
“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跟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