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就这些话便让齐泰听得一愣一愣的,杵在原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良久,才缓缓张口问了句:“这。。。。。。当真是江寒那孩子说的?”
宋复祖笃定地点了点头,“确实是出自他口,那日我就在现场,亲耳所听。”
“当时就连祭酒大人也很是惊讶于这江寒的格局和头脑,故而咱们才愿意破例收他入学。”
“齐大人也知道,咱们国子监立志于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官员,以后能为大明开疆扩土,发展国力。”
“我以为江寒乃是十分有天赋之人,若是他将来进入了朝廷当了官,定然能辅佐出一代大明明君。”
“说不定到时的大明会比现在还要强盛繁荣。”
当今圣上已经很是注重于底层百姓生活的皇帝了。
他以前便是从吃不起饭的乞丐农民过来的,故而就算当上了皇帝,也忘不了从前的悲苦日子。
宫里本该是大鱼大肉招待于皇帝,可他偏偏就喜欢那蒜苗炒腌肉这样的农家小菜。
不止喜欢,还得顿顿吃,日日吃。
他时常教导宫中人与自己的子孙后代,定要时时刻刻记住从前的辛苦遭遇,才会知道如今的盛世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只有人人都记住了这一点,大明才能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
可惜如今最适合的两个继承人,皇孙朱允炆和朱允熥。
一个耳根子软,性子懦弱,一个顽劣不堪,不得重用。
陛下迟迟不下决断,册封皇太孙,其中也包含了此理。
但要是能有一个能让众人信服的文官来辅佐,陛下必定就不会再担心将来的大明会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文官清流,不会像武将那般手握兵权对皇权有威胁。
只要许文官一世荣辱富贵,便能让其尽心尽力辅佐皇帝。
当然,这是基于此人不和其他污糟之人同流合污的前提下。
像江寒这类,有天赋,又知进退的人,遍寻世间,已经相当难得了。
齐泰十分赞同宋复祖的话,趁机追问道:“不知这江寒家世如何?家中人可有调查清楚?”
就算家里头是当乞丐的,那也得是清清白白的人家。
要不将来去朝廷里当了官,家世却是什么强盗匪徒之类的,那还了得?
到时大明不还得落入贼寇之手?
宋复祖心中却咯噔一下。
这江寒乃是陛下送来的人,国子监哪里还敢去查江寒的身份?
黄子澄奉陛下的命令亲自过来交代,便已足够证明江寒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既如此,那他的家世如何又能怎么样呢?
但宋复祖不敢轻易把江寒和陛下认识的身份轻易暴露出去,组织了一番话语,解释道:
“齐大人放心,能入咱们国子监的学生,定然是经过仔细调查之人,更何况江寒的入学测试结果已然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去了。”
“就连陛下听了他的话,也连连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