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上將的双自因为紧紧盯著星图上对手的动向,此时已经带有明显的血丝。
在所有的莱茵帝国战机都开始掉头回防后,他终於是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喃喃道:
“果然,是人就会犯错,只是现在你这样的错误,或许代价有些太大了。”
他的表情一扫阴霾,大手一挥,高声命令道:
“无人母舰编队,放出所有战机,拦截莱茵帝国回防的战机群,其余战机务必抓住这个机会,將莱茵帝国亲王的亲卫舰队彻底摧毁。
此役若是能成,我们就是维多利亚的英雄,不,是民主世界的英雄!”
隨著他的命令下达,被隱藏在要塞侧翼护盾之下的自由联邦无人母航纷纷启动,不计其数的无人战机喷涌而出。
如果说是里尔德上將来指挥这一场战役,那他一定会对这一幕感到十分熟悉。
不过林奇对这玩意也不陌生,因为財大气粗的自由联邦在前世的战爭后期,
已经將这样的无人母舰当做填线消耗品来用了。
总计四万出头的太空战机,就这样以浩浩荡荡的架势朝著林奇的亲卫舰队扑了过去。
后者则是像被嚇傻了一样,虽然做出了后撤的举动,但是转向和调度很慢,
根本就来不及退回到第十舰队阵列之中。
在维多利亚將官们满怀希望的目光中,在布鲁诺上將难以置信的懊悔自责中,战机攻击群的终究是突破了莱茵帝国战机的拼死阻拦,以不过上千架战机的代价突进到了林奇亲卫舰队的两光秒距离之內。
在这个距离上,战舰对射的话无异於刺刀见红,哪怕是对於战机这样的小体积作战单位,也是一个几分钟就可以进入攻击位置的贴身距离。
就在战机攻击群的红色光標已经淹没了林奇亲卫舰队的绿色標识,布鲁诺上將已经开始寻求撤离路线的时候,他那原本已经面如死灰的舰队参谋长突然惊叫了一声,难以置信道:
“不对,那是什么?闪电?太空闪电?该死的,这是太空,不是大气层內啊!”
布鲁诺猛然抬头看去,此时他的旗舰和林奇的亲卫舰队足有近十万公里的距离,也就是三分之一光秒的距离,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那边的具体情况。
可微弱的闪光就宛如真正的闪电落在彼端一样,散发著不同寻常的气息。
再看星图时,布鲁诺然发现,原本以为会被迅速衝散的林奇亲卫舰队,此时居然稳如磐石,在一波波战机的衝击之下维持了稳固的阵型。
他突然想到了曾经在莱茵帝国军备局听到过的传闻,说是这名帝国亲王,帝国军最高司令官阁下,曾经在还名声不显的阶段亲自去过军备局。
因为他作为帝国母舰战术的先驱者,需要和军备局合作改进母舰和战机的时候非常多,他也和军备局的不少研究所关係不错。
林奇经常去军备局给弧光机做测试这一点他是知道的,那天一位研究所所长却是告诉他,林奇找到过他,希望研发一款电能武器,好像是要用来针对战机。
那位所长苦笑著说他那会哪知道林奇这么能打,要是早知道他能混到这个位置上,当时怎么著都得亲自给他研发武器。
別说武器了,就算是研发个电动杯子也得研究好震动的频率投其所好。
那玩意叫什么来著?电弧发射器?虽然说是针对战机的武器,但难道居然有这样的效果?
闪电这样的自然现象,一般来说只会发生在大气层內,因为这是云层和地面的放电现象。
宇宙中既没有云层,也没有地面的说法,空荡荡的宇宙中別说电流的导体了,就连气体都很难找到。
因此哪怕是耗能极高的电弧发射器,也不能无视物理规则,成为只要按下按钮就能扫荡宇宙中敌人的神兵利器。
它的限制极大,大到了让林奇並不打算將其作为常规武器列装舰队,大到了让他不惜隱瞒情报到现在,连友军都骗,就是为了获取足够巨大的战果。
经过军备局初步研发,叠代了三次,到现在正式列装的战舰级电弧发生器,
有效射程甚至达不到一光秒的距离,在一光秒以外电弧强度会急剧下降,甚至难以穿透战航的外场装甲。
可若是在一光秒左右的距离上用来对付战机,那可是太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