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西线攻势,损失一千多万的舰队兵员,这是林奇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失。
一艘战舰的工时,可要远远小於训练出一名合格战舰技术兵种的时间。
现如今的宇宙战爭,不是曾经地面上训练三个月,扛上枪就能送到战场填线的平面战爭。
一名合格的宇宙战舰士兵,需要熟练掌握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之外,单是通用必修课就有无重力环境下的太空移动、舱外太空作业、基础战舰损管维护、天文常识等需要学习。
更不要说他们本身就有著大堆的设备需要操作和维护,什么炮组、通讯天线、扫描仪器、观瞄装备等。
至於跃迁引擎等关键部件的维修护养,那都已经是士官级別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林奇的第十三舰队,採取了以战代练,边打边学的冒险策略,但这样操作的基础也在於他通过统帅部补充了足够的军官。
他当初补充了大量的贵族舰队兵员,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兵员如果没有对应的军官进行培训,
那么上了战场除了拿锤子敲两下故障单元,也就没什么別的用途了。
哪怕是所谓的老兵,也不过是依靠著经验进行照葫芦画瓢式的操作。
也就是第十三舰队的这些兵员好歹都是打过仗的,胆气和士气都是上佳,再配合林奇出色的指挥,这才连战连捷,
为了第十三舰队的兵员质量,林奇也是发了狠,那会在每一艘主力舰上都开设了补习学校,任何完不成学习计划的士兵都会在后续考核中被淘汰。
第十三舰队第一次返回洛哈林的时候,便淘汰了一批兵员,並从首都圈的军校了不少学员。
这是独属於林奇,结合著第十三舰队当时处境下才有的解决方式。
像是第十一守备舰队,训练时间起码是给够了,但也仅限於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训练任务。
可以说莱茵帝国这四支新组建舰队,有一个算一个,兵员素质方面全是新兵蛋子。
当然,在这方面莱茵帝国还算好的了,联合王国才是真正头疼的那个。
列塔尼亚现在圈地自萌就先不说,维多利亚的损失严格来说其实不比莱茵帝国要小多少。
他们损失的战舰可以由財大气粗的自由联邦弥补,可损失掉的兵员,想要补充回来可就比莱茵帝国难多了。
莱茵帝国在林奇的解放运动中,有著大批的农奴阶级渴望参军,这些人只要经过足够时间的培训就能成为合格的兵员。
可维多利亚的徵兵工作挫折满满,非但连续数个季度未能完成徵兵任务,反倒还因为政府背负了沉重的抚恤金,而导致裁剪军费。
面对徵兵难的问题,维多利亚政府不得已开始放宽徵兵范围,並从一部分工厂里徵召了一些工人参军。
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维多利亚民用工业的產值下降。
这一来二去之下,维多利亚已经开始和自由联邦形成了军事援助之外的贸易逆差,並不断扩大。
林奇总感觉,维多利亚要是在后续的战爭中损失更多的兵员,那么他们迟早要用上自由联邦的无人舰队技术。
到时候,这样一个传统强国的国防,可就也要外包给自由联邦了。
总而言之,拋开目前莱茵帝国舰队需要面临的诸多问题不谈。
目前帝国的九支舰队,除去第十舰队和第十二舰队以外,其他的舰队或多或少都已经被林奇的影响力所渗透。
其中既有第三守备队这样只是拆分重组,关係不深的,有第六舰队这样只是刚刚才被攻略的,也有第十三舰队、第十一航队这样的铁桿嫡系。
整个莱茵帝国的大半武力尽在他手,这也就意味著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情大大增加,哪怕是代理统帅部部长,也无法为他分忧,
目前莱茵的军事情况,他愿称之为莱茵帝国军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