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说打仗一定就是坏事,帝国好列在上次大战中就捞到了弧光粒子的產地马莱迴廊。
很多时候,战爭也是转移內部矛盾的好手段,嗯,这也是总参谋部计划诞生的主要原因。
但战爭只是手段,不是目標,这一点必须要明確才行。
要通过战爭拿到怎样的利益,这样的利益是非拿不可吗?有没有其他可以拿到利益的手段?
思考的越多,眼界自然也就越为宽广,像是格里芬这样只享受於战爭本身的人,让他去思考鲁登道夫元帅的每一个指令每一句话,那未免有些为难他了。
“格里芬计划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
帝国周边的邻居普遍不强,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相应的,它们也构成了我们的牢笼。
而鲁登道夫元帅的战略可是出过书的。。。”
“啊,我知道,是那本《大战论》吧,鲁登道夫元帅在战前就对国际形势加以分析,並为帝国的战略布局做出了三步走的规划。”
“很好,卡尔,接著往下说。”
林奇露出鼓励的笑容,示意跟隨莫里斯中將一同来到指挥台的卡尔开口“额,抱歉,那我就继续说了。”
卡尔这才意识到在一个將官起步的高层指挥台上,自己一个小小尉官有些不知好歹了。
但既然林奇阁下都让他说了,他也就不会放过这个展示自身的机会。
“鲁登道夫元帅为帝国突破围困的战略做出了三步规划,其中第一步便是稳固和南部诸国的关係。
在获取一个安全稳定的后方的同时,从南部诸国获取充足的资源和市场,从而为帝国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17
这一点在上次大战前,帝国做得很好,甚至於大战中南部诸国也派出了舰队为帝国作战。
“而第二步,是要和列塔尼亚开战,获取帝国缺少的弧光粒子產区,並在列塔尼亚建立一个亲帝国的政权。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则是移除帝国西侧的威胁,便於帝国转头专注於应付来自萨拉斯帝国的威胁。”
没错,哪怕两国体制相近,甚至王公贵族间也经常沾亲带故。
但萨拉斯帝国作为自由联邦的头號大敌,其兵锋却是经常悬在帝国北方的北境三国头上。
这三国明明是因为帝国的威胁才结成联盟,可最终又因为来自萨拉斯帝国的压迫而成为了帝国的保护国,这是件很讽刺的事。
只能说,国与国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只有永恆的利益,
卡尔略作停顿,见林奇等人没有要补充的意思后才再次开口道:
“而鲁登道夫元帅战略的最后一步,便是將莱茵帝国置於自由联邦和萨拉斯帝国爭霸的中间地带。
左右逢源,吸纳周边小国的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过后,將原本宇宙中的二极对峙,转变为三国对立。
而这,才是帝国在大战中应该做到的战略目標。
不是以星域和军力得失来计算,一切为盘活帝国的周边关係服务。”
“嗯,说得很好,只可惜,在上次大战中,自由联邦支持维多利亚两国的决心太过坚定。
而萨拉斯帝国也因为不希望我国一举攻下列塔尼亚,选择了作壁上观,
没有出兵牵制自由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