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对沈东的印象不错,特别是和这种比自己年轻,又长得十分阳光帅气的男人在一起,觉得心情都是那么的心旷神怡,心里更是对王美兰羡慕嫉妒恨,人家王美兰在林州那种小地方都能找到沈东这样的小奶狗,自己在省城却找不到。
周萍故意看向王美兰,“中午不是美兰请客吗?”
沈东笑道,“谁请都一样,再说我不是请周姐你帮忙吧,这顿饭必须我来请。”
周萍露出一丝诡笑,调侃道,“是嘛吗,看样子小沈你和我们美兰关系不一般呀。”
看得出周萍话里有话,沈东和王美兰下意识地相视一眼,王美兰脸蛋红红的,白了周萍一眼,“说正事儿呢,又拿我开刷。”
周萍见王美兰脸蛋通红,咯咯咯笑了起来,“好,我现在联系。”
周萍一边笑一边找到徐向钱的电话拨打,随着电话接通,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是老徐吗,我是周萍,在省城吗?……那中午一起吃个饭,给你介绍几个朋友……好,那中午不见不散,待会儿地点我发给你……”
沈东一听周萍这样打电话,就意识到她已经约到了徐向钱,不由得对这个打扮的雍容华贵的富婆佩服的五体投地,看来她在媒体行业的影响力还真不是盖的。
周萍挂了电话,云淡风轻地笑道,“约好了。”
沈东喜不自禁,“太好了,周姐,说好了,中午我请客哟。”
王美兰笑道,“我请,我已经给周萍说好了。”
周萍笑道,“你们是客,哪有让客人请的道理,来省城了,当然是我请客。”
沈东坚持道,“说好了我请,两位姐姐不准跟我抢哟。”
中午,周萍在工作室附近的一家高档中餐厅内订好了包间,十一点半左右,三人驱车前往。
名义上是沈东请周萍和王美兰两个中年美女,实则是为了宴请徐向钱,通过周萍这层关系与徐向钱建立关系,进而了解清楚那名不愿透漏姓名的赵姓男子到底是谁,好让上面的媒体下来核实时现身说法。
一步入周萍定下的这家高档饭店,沈东就倒吸了一口凉气,暗暗感到肉疼,平时在林州那种小县城生活习惯了,就是市里的高档饭店也很少去,突然踏进省城的高档饭店,顿时让他有一种土包子进城的感觉。
考究的装修,奢华的氛围,一水儿美女帅哥的服务生,让沈东意识到,这家饭店的消费绝对不低。当进了包间坐下,周萍将点菜的重任交给沈东后,沈东看着菜单上的价格更是暗暗咋舌。
来回翻看了几遍菜单后,无处下手的沈东,将菜单递给了周萍,借口道,“周姐,还是你来点吧,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
周萍察觉到了沈东的窘迫,笑而不语,接过菜单,“那行,我看着点了……”
片刻的功夫,周萍轻车熟路的点好了菜,摸出手机拨通了徐向钱的电话,“老徐,走哪了?那好,我在包间等你。”
没一会儿,包间门被推开,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门口,鬼鬼祟祟的环顾一周,一看到周萍,马上满脸讪笑打招呼,“周总,我还以为走错了呢。”
周萍起身上前去,和徐向钱客气地握手,“老徐,就等你了。”
这人就是徐向钱?
沈东一看徐向钱贼眉鼠眼的长相,就对这家伙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但有求于人,在周萍的介绍下,还是热情地笑着,起身主动上前和徐向钱握手问好,“徐哥你好。”
徐向钱在周萍的介绍下,一听包间里另外一名短发中年美女是东川镇党委副。书记王美兰,而这名英俊帅气的年轻男子是高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沈东后,这家伙的脸上掠过一抹微妙的神色,立刻意识到了周萍请自己过来的目的。
但周萍是南湖自媒体行业的领军人物,徐向钱不好说什么,微微一怔后,立刻假惺惺地笑着,分别和沈东与王美兰握手问好。
“老徐,坐。”周萍邀请徐向钱坐下,吩咐服务员开始上菜,并交代道,“把我存的酒拿过来,姓周。”
看样子周萍是这里的常客,等服务员上好菜,一瓶茅台也送上了桌。
几人之间沈东年纪最小,自然充当了端茶倒水的角色,给每人倒了杯酒,在周萍的提一下,先共举了一杯。
随即周萍暗示沈东,“沈书记,你不是一直想认识老徐吗,还不敬老徐一个?“
沈东会意地端起一杯酒敬徐向钱,“来,徐哥,你的大名我早就听说了,今天很有幸能和徐哥一起喝酒,那我就借花献佛,敬徐哥一杯。“
“好好好,感谢沈书记,能在周总的酒局上认识沈书记我也很高兴啊。”徐向钱客套了一番,和沈东碰了一杯。
一开始,由于刚接触,王美兰和沈东都只是时不时的敬徐向钱酒,但谁也没有主动提到那篇文章的事。
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包厢里的气氛活络起来,周萍才抛砖引玉地将沈东往这件事上引导,“王书记、沈书记,以后你们镇里、村里要搞宣传,就找老徐,老徐的文章那可是业内一绝,特别善于把握热点,南湖省的几家主流媒体都喜欢采编老徐的稿子。”
沈东和王美兰闻言,彼此会心一看,接着又分别敬了徐向钱几杯。
徐向钱十分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喝的不亦乐乎,渐渐地,话匣子打开,随着沈东循循善诱,主动聊到了那篇文章上。
沈东先是就征地工作的真实情况向徐向钱做了解释,并表示徐向钱的这篇文章对高庄村以后的工作也是一次促进,同时也希望徐向钱后面有机会能对高庄村的发展进行更为全面的报道。
徐向钱自然明白周萍邀请自己吃这顿饭的用意,这家伙是个两头吃的主儿,为了能和林州当地建立良好的宣传合作关系,通过宣传报道获得个人利益,主动提到了那篇文章,表示自己了解的情况可能还存在一些偏差,“东子兄弟,你放心,刚才听你这么一说,我对你们东庄村将来的发展很是期待啊,有机会一定大力宣传报道。”
“徐哥,有你这句话,兄弟再敬你一杯。”沈东再次端起一杯酒敬了徐向钱一杯,接着含蓄地说道,“徐哥,老实说,你那篇文章写的大部分都很客观,就是关于征地补偿的问题有失偏颇,我想知道文章中那个赵姓村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