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法,神授术。祝祭将心中所言尽数传入乔治的心里。
乔治心领神会之后跪地叩头,“孩儿谨遵圣者教诲。”
于此同时,杨暮客领着礼官和侍卫在街上逛了一圈。
球赛散场之后附近还算热闹,人流分散的同时,也是众多商贩招揽生意的好时机。
球场附近有一个夜市。
夜市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路过一片文玩巷子的时候,杨暮客挨家店铺进去逛了圈。
他亦带着目的,想从这些文玩店铺中找着与那祭刀有关的物品。但很可惜,一件都没找着。
但并非一无所获,从一个典当行中买走了一块净宗修士用的裁刀。也就是切纸的刀。
此裁刀那典当行掌柜夸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多年不曾祭金,但刀身不锈,木柄不腐。相传此物存世悠久,曾在各大家手中流转,何人用过它裁纸写诗,何人用过它裁布制衣。
最后杨暮客花了三贯五百文买下。
离开当铺后,祝芳小声说,“道长,您被那掌柜的骗了。这刀子一看便是没用的东西。形制仿造六千年前北方流入的一种裁刀。但这刀身明显是蘸过济慈教圣水的。上面那层光华晕染,便是证据。”
杨暮客点头,“贫道知道这物件被祭金过。只是好奇这祭金之法。毕竟那屋里,就这物件并非用得牲畜血祭之法。既没有香火气,总该有别的方式。听闻你说,这物品是蘸了济慈教圣水。你晓得那圣水是如何制作么?”
祝芳赶忙摇头。“我不过就是一个地方鸿胪寺的礼官。怎会知晓济慈教之事。”
杨暮客轻笑,“地方宗教,不是归礼部管么?为何你这礼官不知?”
祝芳贴在杨暮客肩膀上小声说,“那济慈教非寻常人可入门。我等出身贡院的文臣,跟他们教众更是从无来往。”
杨暮客指尖捏了个六壬变化,拍了下季通肩膀,“去那文书店里,买一本郡志回来。别挑,进门就问小厮。让他拿给你。折半还价,他若卖,就要那一本,若不卖,就让其拿一本半价的来。”
“小的明白。”
季通大步流星进了书店。
在坊市逛了一圈,杨暮客一行人回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小院,杨暮客去小楼屋中。把那裁刀交给小楼姐。贾小楼如今博闻广记,自然能看出来此物不同寻常,那一本郡志也交给了小楼。杨暮客不曾翻看。
杨暮客只是等着小楼姐看后做出决定,并非要从这些物件中收集信息。
身为修士,杨暮客收集消息容易得多。
比如现在。
杨暮客一掐唤神诀。
土地神是一只大耗子,从石缝间嗖地一声钻了出来。
“小神听召前来,不知上人何事吩咐。”
杨暮客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贫道瞧见了一个头骨镶嵌在牡丹花上的标志,头骨上面还插着一把祭刀。不知土地神可否告知,这个标识,代表了什么?”
那小耗子眼珠一转,伸出前爪拜道,“启禀上人,此徽章乃是济慈教的标识。”
哦?杨暮客转身,从袖子里掏出来一炷香,“那这济慈教又是什么教派?信奉的又是什么神官?”
“济慈教乃是人道自发信仰,并无神官。”
“若无神官?供奉香火有何用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