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小看京城呢?
前朝到如今大雍,两个朝代,几百年历史,京城只出了一个状元郎。
主要是京城牵扯太多关系,不论是考官选择,还是皇上最后挑的人,都喜欢选择外地的状元郎,京城本地考生,哪怕学识足够渊博了,也最多给个探花郎。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两朝出了大量的状元。
明朝清朝总共出了两百名左右的状元郎。
江苏与浙江,加起来一共占了104个状元郎,占超过一半了,其中江苏有64位状元郎,浙江出了40位状元。
以下是两朝状元的总体数量及各省分布情况:
明朝状元
总数:明朝276年间共产生了90位状元。
浙江:20位,位居第一。
江西:18位,位居第二。
江苏:15位,位居第三。
福建:11位,位居第四。
安徽:6位,位居第五。
山东:4位。
上海、湖北:各2位。
北京、湖南、四川、河南、陕西:各1位。
清朝状元
总数:清朝267年间共产生了114位状元。
江苏:49位,位居第一,几乎占清朝状元总数的一半。
浙江:20位,位居第二。
安徽:9位,位居第三。
山东:6位,位居第四。
河北、广西:各4位。
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各3位。
贵州、湖南:各2位。
四川、陕西、河南:各1位。
明朝和清朝状元总数:204位,明朝90位,清朝1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