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崔荣靠着邓家不但站稳脚跟,还从私矿里得到高额利润。
而那场地动,崔荣之所以没有及时救灾,是因为他把所有的衙役全都派给邓家了,哪里还有余力去救助百姓?
崔荣早就是邓家养的一条狗了。
而那时,董庆林的侄女已经进了东宫,做了太子妃。
而邓潜也已经做了次辅。
做了次辅之后,或许是为了避嫌,邓潜表面上不再与董庆林有往来,邓董两家虽然曾是姻亲,但是邓氏已经去世多年,又没有孩子,所以在世人看来,这两家已经没有关系了。
而董庆林对崔家依然很关照,崔荣的一个堂侄女参加选秀,在董庆林的运作下进了东宫,做了太子选侍,也成了太子妃的左膀右臂。
在外人看来,太子并不受宠,而做为太子岳家的董家虽然清贵,却没有实权,远不如三皇子。
可实际上,邓潜一直在暗中支持太子,只是他很聪明,做了很多假像,直到现在也没有露出马脚。
只是董庆林虽然关照崔家,可是在邓潜却没把崔家放在眼中。
一个三流世家而已。
至于曾为邓家看门护院的崔荣,早在地动之后,便成了弃子。
因此,崔荣花了不少银子,才托了邓潜的侄子,求到邓潜面前。
好在邓潜终于看到崔荣身上的剩余价值,把他调到了阜云。
阜云是个烂摊子,邓潜也只是想让崔荣在这里过渡一下,做出一点政绩,洗白以前的过失,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所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崔荣太贪了,为了一千两银子,就胡乱判案,差一点就把自己的官位给作没了。
邓潜寿辰将近,崔荣绞尽脑汁送去一份厚礼,这份礼物送到邓潜的心坎上,便又给了崔荣一次机会。
只是崔荣自己也清楚,再一再二不再三,如果他再出差错,邓潜不会再用他了。
邓潜这样的上位者,即使是被他弃用,也不会留下活口。
毕竟,谁不知道邓潜是清风明月,从不参与皇子间的争斗。
这也是看到那张大字报之后,崔荣为何要急着把王红红母子灭口了。
他要把这次的事件控制到最小,否则便不是当不当官的事了,而是他也离死不远了。
看完阿雷的供词,赵时晴觉得自己还是太单纯了。
她想到崔荣上面有人,也早就猜到崔家是太子党,可是却没有想到,崔荣上面的人竟然是邓潜!
她听说过这位邓次辅,父王在世时,曾经说过这位品格高洁,是朝廷中的清流。
清流?
开私矿?
杀人灭口?
见沈观月看着窗外的冬景若有所思,赵时晴问道:“你想什么呢?”
若是以前,赵时晴会以为沈观月压根听不懂这些事,可是在她看过沈观月写的文章之后,便不会再这样想了。
这分明是个黑芝麻馅的大汤圆啊。
沈观月收回目光,他的脸上是与年纪不符的沉重。
“这个案子到此为止,不要再往上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