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晴已经可以确定,沈观月藏拙了。
在京城,在长公主府,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想要藏拙并不容易,必须要有人协助和配合。
萧真?
萧真阴恻恻的(某人大哭),可若说他是协助沈观月藏拙的人,又不太像。
萧驸马?
赵时晴只要想起萧驸马和佳宜长公主之间的互动,她就肚子饱饱,吃狗粮吃饱的。
所以,萧驸马也不像。
难道是沈观月自己的独角戏?
赵时晴怔了怔,如果真是这样,小月月可比她聪明多了。
赵二小姐沉默了。。。。。。
没过多久,沈观月的这篇文章便被抄印多份,大纸大字,贴遍全县的大街小巷。
衙门内,长随阿雷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您快看这个!”
那张大字报便被呈到崔荣面前。
崔荣怔了怔,这是告示?这张纸足有普通告示的四倍大,而且,上面的字也很大,大到崔荣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越看越心惊,没等看完,便将那张纸撕得粉碎:“反了,全都反了,来人,查查这是谁干的!不行,先去把这些胡言乱语统统撕下来!”
。。。。。。
衙门的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把这些大字报全都撕掉。
崔荣做了一夜噩梦,哪怕是王姨娘的温柔小意,也无法令他安然入睡。
次日一早,他好不容易喝下半碗碧梗粥,阿雷又来报丧了:“老爷,不好了,那些大字报又贴出来了。”
没错,昨天被撕掉的大字报又出现了,而且比昨天更加密集。
衙门里的崔荣还不知道,不仅是阜云县,相邻的几个县里,上至衙门里的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此时此刻都在谈论同一个人——崔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大字报已经贴到了这些县里,崔荣出名了。
还有一件事崔荣也不知道,那就是这几个县里的读学生们,这两天全都找到了生财之路,一份大字报五文钱,比抄书来钱更快。
崔荣已经坐不住了,他在想这些事情是怎么传出去的。
他想到了王红红,一定是那个贱人!
他让阿雷去二里营看看,可是随即他便又把阿雷叫了过来,王红红必须死,至于那个孩子,一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子而已,难道还能比得上崔三少?
崔三少是他的嫡长子,他说舍也就舍了。
王姨娘很害怕,因为那张大字报上也提到了她。
她名下最赚钱的那家脂粉铺子,就是收受的贿赂。
她心里有了不好的念头,崔荣要出事了,而且是要出大事了!
她想收拾细软逃走,可是转念一想,她想到了自己的长子,崔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