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存在的鸿沟,不是靠一个“严格认真”就能够填平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工具的协调,存储,发放以及回收。
若是没有足够的数学与运筹学基础,很可能就造成一边仓库中工具堆积如山,无法投入使用,另一边数以万计的人排队一天,结果都没领到工具的情况。
若无法让每一个参与者真正的,有效的“流动”起来,那人数的增加将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只要有可能,耿煊都不会选择“无脑堆人头”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
要尽量控制直接参与这项超级工程的人数,耿煊想到了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对此世之人来说,很好理解,却很难办到。
那就是增加修炼者的数量。
一个大工是普通成年坊民一天的工作量。
而修炼者的身体素质,哪怕只是最低层次的炼皮境界,其力量和耐力,都远超普通成年坊民,一天就干出五六个“大工”并不难。
若是修为更高,还有特殊擅长,比如耿煊承诺提供的那超过千名修炼了地行术的“专业人士”,与普通坊民放一起,那简直和一个个人形挖掘机差不多。
这就能极大的缩减工程参与者的数量。
但这又有一个问题,耿煊此前在“赭红眼”盆地就已经领教过。
即修炼者的自尊,不容许他们从事过于“低贱”的工作。
哪怕凭借强横的势力强迫他们劳动,也必须是那种具备极高意义的,而不是如耕田翻地这样的“贱役”。
所以,他不仅要想办法弄来更多的修炼者,还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另一个方向,对耿煊来说,很容易想到,对此世之人来说,却很容易忽略。
那就是对工具进行改良,甚至是重新发明创造,以及对工序进行更合理的设计。
以达到缩减工程量,以及提升人均效率,最终实现缩减工程直接参与者人数的目的。
……
“苏帮主,苏帮主?”
沉思中的耿煊,被一声声轻声呼唤喊醒。
他看向郭子安,看到了他紧张的,患得患失的情绪。
耿煊没有立刻给与他确切的回复,而是盯着他,意味莫名的道:
“你老实告诉我,你想要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除了雨季这个因素,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
在他的目视之下,郭子安下意识的看向了别处。
他的眼睛虽然移开了,可无形的压力已经萦绕在他心头。
在一阵尴尬的沉默后,他轻声道:“……是。”
“是什么?”耿煊问。
又一阵沉默之后,郭子安轻声道:
“苏帮主,郭家的传承不同于其他,若是无法付诸现实,一切都不过是纸面上的游戏。
这些年来,除了偶尔修缮一下元京的城墙,维护一下元京地下的水道,基本就没什么正事可做。
偶尔帮人设计一座卫城或者帮派驻地,不仅过于简单,也不会给我们这样的外人真正上手的机会。
在真正动工之前,基本都会做出很大的改动,最后的成品,和我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任何技艺,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苏帮主给的这个机会,很可能是我此生仅有的一次。
因此就急切了一些……若这给苏帮主您带来了困扰,自然也可以将工期延长。”
耿煊点头,认可了郭子安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