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煊成为康乐集的蓝袍护卫,走的就是这条路。
可在黑帝之前,这些特殊才能者,往往会被其他人赋予一些“神性”,是天生的“英雄”。
这些特殊才能,在传播中会被进一步夸大,甚至神化,天生神力变成“可负山岳”,皮肤坚韧是“刀枪不入”,愈合能力惊人是“不死之身”。
善跑,善射,同样会被神化到非人的层次。
但就耿煊了解到的真实脉络而言,那个时候,不仅不存在“修炼”,“才能者”对自身才能的运用,都非常原始。
黑帝之后。
因为两个标志性事件,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这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黑帝本人完成的“绝天地通”,这在精神信仰层面,结束了混乱,走向秩序。
二是黑帝子孙开启的大命王朝,将九州彻底的翻开了全新篇章。
这两个标志性事件融合在一起,“巫觋”这一职业诞生了。
不是说,黑帝之前的时期,就不存在“巫觋”。
而是那之前,与那之后的“巫觋”,存在太多根本性的不同。
那之前,“巫觋”本身的属性是很杂的,军事,正治,文教,日常民生,精神生活,只要有能力,各方面都能掺一脚,权柄极大,甚至可以成为实际上的部族主宰。
这种混乱,也令其对自身定位极不清晰。
既是官职,又是神职,加之彼时还没有“绝天地通”,都有着对“神”的解释权,又都没有。
混乱至极,莫衷一是。
而在此之后,从大命王朝开始,“巫觋”这一职业变得纯粹起来,专门负责与“祭祀”、“通神”相关事务。
至于军事、正治这些与国家治理相关之事,只有专业人士负责,与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
“巫觋”的重要性降低了,可也让这个群体纯粹而专业起来。
或是家族传续,或是师徒相传。
因为他们的特殊性,甚至能够跨越朝代的更替。
譬如大命王朝的巫觋在大契王朝同样受到承认,大契王朝的巫觋,大稷王朝同样会予以任用。
长久而稳定的传承,专业而纯粹的群体。
绵延三个王朝,将近两千年的时光。
在一代又一代的研习参悟之下,在不同的巫觋传承中,渐渐有了各自的特色。
譬如善于跟某些动物沟通,善于“相人”,善于观天象,知风,察雨,善于堪舆大地……等等等等。
在从各种杂书的零碎信息中,拼凑出这样一个脉络之后,耿煊对于元帝集九州之力,用数十年时间,才最终编撰成册的《九流秘术》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再人云亦云的认为,这是元帝求长生求得魔怔之后的成果。
这或许是他的目的之一。
但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价值,其实就是对从大命王朝开始,到大稷王朝结束,九州范围内绵延近两千年的“巫觋传承”的一次大搜集,大汇总。
这是“巫觋体系”的集大成之作。
这同样是对“巫觋体系”的抢救性保护。
当然,《九流秘术》的涵盖范围,超越了巫觋体系。
还同时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职业体系。
从药石,到锻造,到耕种,到畜牧,几乎无所不包。
耿煊甚至怀疑,《房中术》的源头,便来自于某个古老的职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九流秘术》是当之无愧的超级文化工程。
是能为元帝的冠冕增光添彩的“明珠”,而绝不是败坏他形象的“污秽”。
之所以说《九流秘术》是对巫觋传承的抢救性保护。
一是因为到了元帝时期,“巫觋”的地位渐渐式微,这带来的就是“巫觋传承”的逐渐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