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种发展道路的选择。
而这第二种,被耿煊主动舍弃掉了。
这种道路,在当下的元州,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别说发展到数万数十万的规模。
一旦巨熊帮直属帮众的数量达到数千人的规模,整个元州,乃至其他八州,就将有源源不断的压力下来。
不过,这只是耿煊舍弃这条路的一个原因,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而是耿煊非常清楚,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带着巨熊帮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而是给整个九州“泻火”!
只要这郁结于九州的“火”不给泻掉,九州乱局就将一直持续下去。
即便他有能耐带着巨熊帮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发展壮大,可若是泻掉的“火”不够多。
那么,这“火”就必然会转移到巨熊帮内部。
到那时,他要“泻火”的对象,就将从九州转移到巨熊帮内部。
刀锋向外,转为刀锋向内。
如果可以,耿煊并不想走到这一步。
与其如此,还不如换一种方式,让巨熊帮给外界“泻火”的同时,也借外界之力,给巨熊帮“泻火”。
彼此“帮助”,互相“磨砺”。
这不仅更轻松,更有效。
而且,在普世的情感里,这也更容易让人接受,甚至能给人以正面的激励。
而那种“刀锋向内”的泻火方式,对普世的情感是有伤害的。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功高盖主,只能去死。
主弱臣强,取而代之。
主臣相疑,分而裂之。
下克上,上疑下。
一日百战。
……
……
这样的事情,在这持续五百多年的乱世之中,已经上演了太多太多。
不缺他这一例。
人心的败坏,也有它们的一份功劳。
要是有可能,耿煊更愿意给这败坏的世道人心注入一些美好的东西。
哪怕耿煊自己知道,这都是经他有意识的调控之后,才呈现出来的结果。
可只要展现出来的过程和结果足够光鲜,经得起审视,那就足够了。
……
耿煊心中,转动着与现场发生一切,关联并不大的种种念头之时。
一百九十八名炼肉境,以及最后三十四名炼皮层次的修炼者,也都陆续受令,跪拜,正式加入了巨熊帮。
前者给耿煊带来了六点白运。
而后者,则给耿煊带来了一点白运。
这两次收获的白运,稍稍出乎了耿煊的预料之外。
不是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