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优势,那就太明显了!”
说到这里,洪铨停顿了片刻,似感慨一般的道:
“据我所知,外州那些军镇之主麾下的修炼者,很少有单独行动的。
都是作为一个军阵战队中的一环,少则三五人结阵,多则十人数十人组成一个行动队伍。
数量再大一点,就是百人,千人规模的正式军事行动。
只要是军阵之中的修炼者,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禁令约束。
不仅炼皮、炼肉层次的修炼者必须听军令。
便是炼血、炼骨层次的,也必须令行禁止。
即便炼髓境强者,同样有军规约束,若是触犯,同样要受处罚甚至直接处决!
可我们元州因为这一两百年的风气,所有修炼者心中,早就没有了这层概念。
一旦与人交战,很容易就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之中。
各打各的,鲜有配合。
即便有配合,那也是几个长期熟悉的伙伴之间才有的事。
在更大的层面,依然是各自为战。
面对敌人的攻击,特别是有威胁的攻击。
要么应对,应对不及就提前躲避。
或是与之游斗周旋,或是干脆远远的避开。
这种观念,早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大家的思维之中。
即便想要用强令约束,一旦面对强敌,依然很容易一哄而散。
要想扭转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用强令约束效果同样很有限。
我的建议是,穿戴高品质甲胄,未来则增加一些盾击功法的修炼者。
通过增加大家防御力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自保能力,以此坚定他们结阵而战的信心。
这是一个短时间内见效最快,负面影响也最小的一个方法。
等到这样的效果逐渐显露出来,大家从心里对这结阵而战的军阵之法有了更多的认同和信心。
用严格的军令进行约束,也就不会惹来太多的抵触了。”
耿煊实在没想到,洪铨此刻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不仅耿煊感到意外,其他人同样都非常意外。
其中,又属冯煜,以及洪铨曾经的老上司,以前百源集的护卫首领表现最为夸张。
耿煊认真思考起洪铨的建议来。
看得出来,今天这一席话,并非临时起意,洪铨心中,早就已经酝酿多时。
此前万平集一役,洪铨在“骂城”一事上的表现,就让耿煊颇为赞赏。
甚至认为他完全具备担当方面大将的才能。
后来,耿煊将月露原的一应杂务全都交给洪铨打理,就有看看他实际处事能力的用意。
结果耿煊是满意的。
这次冯煜、盛祥等人的陆续来投,洪铨想来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现在这番话的说出,更是完全表明了他想要“转型”的态度。
这也是他在冯煜、盛祥等人到来之后,给他自己寻找到的立足“生态位”。
——我不跟你们玩个人修为、个人实力论高低那一套。
对此,耿煊没有不悦,反而很是欣赏。
想明白洪铨的建议后,耿煊更是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