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的事情结束了,杨小乐后来也从大哥的嘴里听到了陈大林的事情。
不得不说,和他判断的一样。
陈大林是真的够圆滑。
通知一下来,第一时间,第一个人做了半个小时的沉痛深刻的发言。
就连他的调离厂长岗位的申请都打出去了。
过程杨小乐不清楚,但是陈大林还是在厂里做的好好的。
……
66年1月。
学校的老师终于是松了口气,因为放假了。
这天晚上,杨家迎来了一件喜事。
软轴厂没有搬迁的消息,经过厂委开会讨论,工人投票,在厂里干活积极的杨广志,终于分到了房子。
两间。
别人是级别高分了两间,而杨家则是因为人多分了两间。
不过这也是到顶了。
如果家里有10个人,被私底下成为“大户人家”的,争取一下倒是可以争取到三间。
也只是能争取到而已。
看到对面赵大爷家一家七个人窝在两间房子里,就知道现在分房有多难了。
不过现在情况相对来说还好点。
等到了改开以后,在八十年代房子更加紧张的时候,人人嫌弃的倒座房都被分出去了。
就算你家有十几口人,住在一间十几个平方的房子里。
也属于正常的事情,当然了,情况很少。
一般都是祖孙三代住一间,六七口人。
最兴奋的自然是王秋菊了,这两间房子,能让家里省下一大笔开销。
虽然每次钱都是杨小乐去给,没经过她的手,但是每次想到一年给几十块钱,还是让她心疼的不行。
不过这种房子是以前权贵的,没有房产证。
不过有单位和街道分房子的证明。
杨小乐对此倒是无所谓,按照他的意思,那倒座房都没人要,还不如要那个房子。
还能多要一点。
把房门开在街道边上。
等改开以后,还能做点生意呢!
这个在八十年代非常常见的,那些没房子分,分到倒座房的人,反而是最早做生意,或者租房给别人的人。
不过这个想法也就那么一会而已。
有他在,以后什么样的机遇赶不到
这天傍晚,杨小乐还是照旧去老地方给林俊生这些人送东西去。
在那里等了一会,就等到林俊生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