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在位时,一直认为需对御厨们格外优容,究其缘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御厨们可谓是掌控着皇帝的生死安危。
恰似那皇帝权力再大,可若是近身侍卫心怀不轨、不忠不义,亦能在悄无声息中将其“刺杀”。
皇权虽威严,却也有其不及之“十步之外”!
御厨亦是同理,毕竟饮食之事关乎生死,稍有差池便性命攸关。
正因惧怕他们下毒,所以才一直对其优待有加。
然而,这般做法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往往会“恃宠而骄”。
御厨们正是深知皇帝对他们有所顾忌,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嚣张行事。
若换作别的部门,莫说是给他们涨了一倍的俸禄,哪怕是将他们的俸禄削减殆尽,那些人又岂敢因此而心生怨恨,更遑论敢大批“告假”来向他这个皇帝“示威”?
便是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决然不敢。
可御厨们偏偏就这般胆大妄为!
朱允熥的思绪忽然飘远,骤然想起历史上那位以抠门和节俭而闻名遐迩的道光帝。
道光帝在位时,处处宣扬节俭之风,以为能节省下不少银钱,却不想费尽了功夫,却并未省下一分一毫。
就拿那尚膳监来说,仅是给皇帝吃的鸡蛋,便要价五两银子一个,而道光帝对此亦是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想到此处,朱允熥心中暗忖:看来,自己若再不整顿这御膳房的乱象,对那帮人继续一味纵容姑息,恐怕将来也要步道光帝的后尘了。
但他朱允熥可不是那优柔寡断、毫无作为的道光帝。
给这些人涨了一倍的俸禄,他们却仍不知足,只一门心思地想着要贪墨银子,妄图从中赚取比自身俸禄多出百倍千倍的钱财,那便休怪他不讲情面,要动真格的了。
朱允熥深知,若是连宫廷内部的腐败都无力治理,还要向这些人妥协退让的话,那外面的臣子们必定会有样学样,上行下效。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一来,这天下还如何治理?
他又怎能实现心中的宏图大志?
“陛下,奴婢这就去重重惩处尚膳监那群不知好歹的御厨,让他们晓得厉害,从此再不敢有怨恨之心。”赵瑞颤抖着声音说道,声音中满是惶恐与不安。
朱允熥闻言,却微微摇头。他心中明白,怨恨之心一旦种下,又岂是轻易便能消除的?
倘若真的动用刑罚去惩罚他们,恐怕只会让他们的怨恨更深。
到那时,这些御厨们保不齐哪天便会铤而走险,真给自己这个皇帝下毒,那可就悔之晚矣。
略一沉吟思索后,朱允熥神色冷峻地吩咐道:“去传杨士奇、杨荣前来见朕。”
赵瑞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领命前去传旨。朱允熥又环顾四周,目光冷厉地扫过众人,高声道:“其他人一律不许离开,违者格杀勿论。”
他对这宫廷之中太监宫女们的那些弯弯绕绕、勾心斗角之事,虽说不上了如指掌,但也略知一二。
宫廷之内,太监宫女们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只要有一个人离开此处,那皇帝大发雷霆的消息,便会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立即传到尚膳监去。
他可不愿看到那帮人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激之举,否则后续的处理将会麻烦不断,难以收拾。
政务处与这暖阁相距不远,杨士奇和杨荣今日恰好都在当值。
不一会儿,二人便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