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制造局变成了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大明国有资产的部门。
时至今日,大明制造局投资工厂,公司,已经有了一大堆。
也到了必须要变革的时候。
而工业和制造部,则监管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工厂,公司,并给出明确的指导方展方向。
其他的还有一系列的改革。
让人目不睱接。
各部门的职权,也有了调整。
政务处的大臣,除了在一起议事办公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人同时负责领着不同的部门。
宣布完这些改革之后,朱允熥接着又道:“往后大明经济发展,各项事务将越来越多,治理亦越来越复杂。”
“各行省分司而治,多头为政,不可持久。”
“朕决意在各省设立巡抚,处置一省内的事务。”
“为防其专权,各省另置一名巡按监督。”
“你们好好议一议,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向朕荐举。”
明初各省时没有巡抚管理的,而是由三司分治。
即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承宣布政使司负责民政,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司法。
此前,朱允熥执政时,已经对按察使司进行了改革。
在朝廷设置法部,各省,各府,各县亦皆分别设置相应机构。
同时,按察使司统归刑部管理。
但以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中央直辖的受限极大。
很多事情,都是来不及禀报的。
一来一回,耗时两三个月,边远地区甚至要三五个月。
很多事情,若是真等上面来下令,黄花菜都凉了。
只能由地方官处置。
然而,自唐朝设节度使造成大祸之后,朝廷是极不愿在各行省设置主官的。
可实际情况却又让朝廷不得不设。
所以,明朝到了后面,仍然出现了总督和巡抚。
清朝亦不例外。
朱允熥很清楚这一点。
何况,随着他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越来越深入,地方上的部门也会越设越多。
若没有一个能总揽全局的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调,只会导致一片混乱。
闻言,几人皆是心中一凛。
王佐拱手道:“陛下,在各行省设立巡抚和巡按,或许会使地方坐大,稍有不甚,即成割据之势,此事不得不防。”
其他几人没有出言。
但毫无疑问,大家都有这样的担扰。
其实,他们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
所谓天高皇帝远。
如果掌握一省大权的主官若是生出异心,无疑会给中央王朝带来极大的隐患。
“朕心里有数。”朱允熥道:“巡抚只掌政务,不管军务。设巡按以制约巡抚。地方各级官员,任由史部考核,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