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若没有钥匙,即令锋利的刀剑都无法将其劈开。
木匣中间,便放着一份卷轴。
实际上,这个木匣是固定在墙柜上的,不能移动,匣子旁边有孔道通向里面。
刚才朱允熥转动琉璃瓶,正是为了使孔道里的卷轴,通过机括送到木匣里。
倘若不先转琉璃瓶,即令是强行打开了有钢板内衬防御的木匣,里面也将是空空无物。
这些机括环环相扣,足见保密之严。
朱允熥将卷轴取出来,一展而开。
那熟悉的字迹便映于眼帘。
这正是老朱写给他的信。
如今老朱“自囚”于后宫,为防消息泄露,两人不便相见,便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信息了。
这个地方,也是接收锦衣卫和检校情报的枢纽中心。
自从上次蒋瓛说过之后,朱允熥便督促工匠,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登基之日,赶制完成。
有了这个院子,有这么一条隐秘“通道”,便可极为方便的与老朱进行秘密交流。
自从老朱“驾崩”,朱允熥在灵前即位,权力的感觉,便让他越来越着迷。
较之原来当储君执政,当皇帝是截然不同的。
真正的高高在上,真正的俯瞰众生!
及至今日登基大典,更是将这种感受推向了巅峰。
难怪连刘邦这样的人,也会发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感叹。
但正因为如此,朱允熥也更有一种要被权欲和奉承,被玄妙而高高在上的快感冲昏头脑的感觉。
他在心中不断的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
权力使人昏聩!
任何一个人,在皇帝宝座上坐久了,都会慢慢由精明变得昏聩。
这是因为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吹捧他。
久而久之,渐渐地,就真的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也就会变得昏庸和无能。
再或者,对权力的掌控欲越来越强,从而开始变得有些神经质,怀疑起自己身边的所有人。
历史上的汉武帝,年轻时是何等的雄才伟略。
可后来年龄大了,老了,当皇帝久了,竟搞出了著名的“巫蛊之乱”。
要知道,早年汉武帝对太子刘据是信任无比的。
刘据虽然还没有登基即位,却经常监国,时间长达近二十年。
能让太子监国二十年,足见汉武帝有多信任自己的儿子。
可就这样一个无比信任儿子的皇帝,竟然在晚年相信了儿子要谋反的传闻,最终造成父子相残的惨剧。
汉朝的衰落,也由此拉开序幕。
类似的例子,还有齐恒公,早年同样是英明无比,任用管仲改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却亲信易牙、竖刁、开方等奸妄小人,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还有唐玄宗,亦是早年英明,奋发图强,晚年昏庸的例子。
即使是号称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都同样慢慢变得昏聩,贪于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