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见连那大臣都被太孙殿下杀了,哪里还敢有半分迟疑。
当下上前,将跪在地上的侍卫首领拉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便见有两人进来,分别举着一个托盘,上面各放一颗人头。
这一幕,顿时让在场的不少大臣吓得瑟瑟发抖。
“从现在开始,东宫的侍卫,暂由杨荣代领。”
处置完侍卫首领,朱允熥立即做出了布置。
经历了这次的事情,他真切感受到,还是自己亲手提拨起来的人更可靠。
尤其是面临重大变故的时候。
即使纪纲,哪怕朱允熥并不认为他真的就特别忠心。
但至少现在,他与自己的利益深度绑定,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这边。
东宫的侍卫是皇家侍卫,就算他朱允熥倒台,他们这些侍卫,只要不涉入大深,也无非是换一个地方执勤。
但纪纲作为朱允熥简拨之人,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允熥倒台,他肯定完蛋。
所以,在这个时候,纪纲比东宫的侍卫更可信。
杨荣、杨士奇、姚广孝等人亦是同理。
他们已经打上了朱允熥的烙印,不管他们心中有什么想法,什么念头,当此之际,他们都必须与朱允熥站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么老朱在马车上,会与杨荣说那么多的原因。
但朝廷其他的群臣就不一样了。
他们与朱允熥的绑定没有那么深。
即令朱允熥倒台,他们的利益也不一定受损。
故而,此时的他们,或明哲保身,或坐观其变,或心中暗怀鬼胎……
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也许当中也有不少忠诚于他朱允熥的,但此时的朱允熥也根本无睱去分辨。
虽然老朱做后盾,可老朱这张牌,却不是用来在这个时候打出去的。
杨荣拱手拜道:“卑职领命!”
朱允熥又道:“皇爷爷病重,需要好生休养。再有敢在外面喧嚣,意图硬闯,打扰皇爷爷休息的,无论何人,立斩不赦。”
“是!”杨荣,纪纲等一齐应声。
朱允熥又挥了挥手,示意姚广孝上前,方附耳低声道:“派人传我的命命,调三旅新军进城,按从前的预定方案驻扎。”
姚广孝脸色微变,深深望了朱允熥一眼,方道:“遵命!”
他顿了顿,又道:“可调兵的事,还须太孙殿下手令。”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你先派人去通知,让新军做好准备,手令随后便到。”
吩咐完后,这才将目光望向一旁的太医:“你们几个,跟本宫进来吧。”
说毕,转身回头。
四名太医闻令,连忙弯着腰跟上。
到了卧室里面,便见老朱在床上静静躺着。
一名太医上前,按了按脉,又仔细瞧了瞧神色,方才退下。
接着是第二名太医,第三名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