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明头号经济学家朱元璋(第5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明头号经济学家朱元璋(第5页)

朝廷要为申城花费多少钱,又能有多少收入。

越算越是心惊,越算越是深感意外。

“原来路灯的成本开销,竟然远远低于其夜间带来的收入。”

“原来拆掉城墙,能使交通顺畅,减少人员在路上的消耗开支,降低成本。”

“酒楼的客人越多,生意越兴旺,店家的成本就越低,因为更多的客人,摊薄了成本。”

“黄酒销量越高,生产得越多,生产成本就越低,黄酒的价格也越低。”

……

老朱像一个发现了大秘密的小孩子,不断计算着成本,开支,生产效率,并分析其原因。

开始只是想和“逆孙”较劲,找出“逆孙”所建设的新城里面,潜藏着的治国之迷。

但后来却是越研究越觉有趣,一个以前从来不曾发觉的新世界,在老朱的眼前,缓缓打开了大门。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降低生产和运转所需的成本,城市的规模效应,是怎么帮着大家提高收入的……

凡此种种,一一记录,并作分析。

“这里面有大学问啊!”

老朱在纸上做着记录和分析,并不时写上自己的心得。

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一名雇工在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

如此一来,即使是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所赚的利润却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

这促使老板为了赚钱,而去雇佣更多的人。

而为了尽快招募到足够的人手,不得不采取提高工钱的办法。

拿到更多工钱的雇工们也有了闲钱去消费,使得商品的销量上升。

又进一步刺激生产的扩大……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物价没有上涨的原因是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供应量上升了。

不止如此,还有技术水平的提高。

他们采用了更好的办法来纺布,铸铁,酿酒,制造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些新的技术,大多数是从《科学》杂刊上学到的。

老朱仔细分析着。

一项一项地算着账。

他算账的本事,可是很强的。

如果朱允熥在这里看到老朱所写的内容,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老朱所记所写所想,看起来只是在计账算账,实际上已经初步触及到了一个全新的学科——经济学!

准确点地说,是国民经济学。

没错。

和‘逆孙’较上劲,发誓要挖掘出‘逆孙’治国之秘的老朱,已在不知不觉中,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规模,利润……实物与货币的关系,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关系等等……

这位大明的初代皇帝,成为了第一位系统性研究大明国民经济的“学者”。

大明头号经济学家朱元璋,问世了!

……

PS:和昨天一样,两章一起发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