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一边看账本打算盘,一边笑道:“咱们做生意,就讲究一个薄利多销,赚很多钱肯定是没有的,但多少能小赚一点,够养活一家子人就行了。”
“你为何不涨价呢?”老朱反问道。
开店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
老朱可不相信,店老板是因为心地善良,才不涨价。
“周围这么多的店,又不是只有我一家。我要是涨价,客人就全跑了。”掌柜的笑道:“老人家,我看你也是做生意,跑江湖的吧。”
“现在做生意不比以前,在申城做生意也不比别的地方。”
“以前只有商户才能经商开店,价格抬高一点,也是无妨,反正不会有人来抢生意。”
“现在不行啦,太孙殿下革新制度,放开了经商的限制,谁都可以开店经商。”
“我要是价钱收贵了,别人就该将生意都抢跑了。”
“再说,如今的申城,正在四处动工修马路,盖房子,来这里的,都是卖力气的。”
“剩下的便是码头上装货卸货的苦力工人,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钱,喝不起太贵的酒。”
“若是像金陵城那样卖酒,能卖给谁呢。”
“多的咱也就不说了,您自个儿琢磨去吧。”
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生意经,也算是一个“小秘密”,不会轻易透露给外人。
掌柜的能与他说这么多,已经极为不易了。
老朱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不懂太多的经济学道理,但“薄利多销”这一点,还是明白的。
酒楼的生意很好,来喝酒的人很多。
若是开在金陵城,恐怕就没有这么旺的人气。
“陛下,咱们明天去哪里呢?”
回到客房,吉垣打来了洗脚水,一边给老朱洗脚,一边轻声问道。
他要问好明日的行程,才好去通知蒋瓛做安排。
老朱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毕竟是九五至尊,为了安全,锦衣卫安排了近两百人随行护驾。
可这么多人,全部挤在一起又显得人太多了,不方便行事。
也有违微服私访的初衷。
所以,后来老朱便令人员全部散开来。
只留十几个精明能干的,紧紧跟在皇帝陛下身旁。
余下的人则是乔装打扮,在四周及远处警戒。
或是派人先行一步,探明情况,将可能的危险消除。
故而需要先知晓行程。
“哪里都不去。”老朱道:“你们不是说,咱不如那‘逆孙’会治国吗?”
“这申城,就是那‘逆孙’花了大把的银子建起来的。”
“咱想好好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妙。”
“咱那‘逆孙’,到底是怎么治国的,是不是真的比咱高明。”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慢慢低沉了下去,用含糊不清,别人无法听到的声音嘀咕道:“咱就不信了,咱还能看不懂他治国的方略。”
老朱是较上劲了。
之前还想着教孙子怎么治国呢。
眼下却自己竟然被孙子超过,反而成为了不会治国的那个人。
他不服气啊!
可看着申城百姓的生活,老朱又开始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