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系列的布置后,朱允熥率领大明海军,再度踏上新的征程,目标直指东夷,也即是后世所称的台湾岛。
实际上,早在元朝的时候,元政府便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东夷及澎湖列岛。
但若说多重视嘛,倒也不见得。
因为元朝的巡检司,仅仅只是一个九品官吏。
让一个九品官去管理整个台湾,其轻视之心,也就不用多言了。
明朝建立后,沿袭元制,仍然设巡检司管理。
但后来汤和奉旨巡视海防,认为巡检司入不敷出,徒耗开销,岛民桀骜不驯,难以给朝廷带来任何收益,建议裁撤,退回陆地。
到洪武二十年的时候,澎湖巡检司终于正式被裁。
自那之后,澎湖列岛就成了强盗窝。
江浙一带的倭寇主要藏身翁山县,即后世的舟山群岛。
福建等地的倭寇,则以澎湖列岛为据点。
同时,朝廷也自此失去了对东夷的控制。
此次出征,剿灭澎湖列岛的倭寇,倒还在其次。
毕竟,以大明海军的装备,对付那点倭寇,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甚至去收复东夷,都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中之重是,如何经营好东夷,使其不成为大明朝廷的负担。
汤和为什么裁撤澎湖列岛的巡检司,直接丢弃东夷岛不管呢?
老朱又为何还支持他呢?
说到底,他们就是觉得这个地方,不能为朝廷创造收益。
征的税还不够朝廷驻军的开销。
因为隔着海峡,也无法征发当地的人去服徭役,为大明朝廷做事。
算起来纯纯的亏本买卖。
老朱是一个小农思想很重的人,他当然不干了。
建功立业,开疆拓土,那些老朱统统不在乎。
老朱所想的是,不能拖累朝廷,不能为了一块遥远的海外之地,而让大明的百姓增加负担。
帝王绝不可好大喜功,让百姓陷入苦难,这是老朱一直以来所信奉的座右铭。
因此,朱允熥收复台湾之后,也必须将其管理好,建设好。
这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铁一般的事实来说服老朱,去海外开疆拓土,于大明而言,是利国利民之事。
要不然,若是连近在咫尺,不算太遥远的东夷,都无法给大明朝廷带来实际收益,反而成了朝廷的负担,老朱又如何会相信,远征遥远的海外,对大明有利,对天下百姓有利呢?
可朱允熥也很清楚,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