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允熥思考再三,决定干脆另起炉灶。
大明税务司不仅要成为大明朝最令人恐惧的部门之一,而且,也必须是大明最廉洁的部门。
但原来的地方税吏,与商人之间互相勾结,早已是蔚然成风。
别看老朱铁腕反腐,手段狠辣,实际上这种事情根本禁止不了。
因为商税与地税,田税不一样。
田税,地税该征收多少,都是有定额的,即便再怎么从中作梗,其空间也不大。
真要明目张胆的加税,那就是嫌老朱的屠刀不够快。
但商税的征收往往有极大的随意性,从评估货物的价值到是否承认其他地方官府发的征税凭证,税吏通常可以随心所欲的决定。
一批货物,在金陵价值二千两银子,在北平价值五千两银子。
按三十税一征税,到底是以金陵的为基准,还是北平的呢?
朝廷的法规,没有具体的规定。
说白了,执法的弹性空间太大,可操作范围太大。
腐败也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划转原来的税吏,将他们调配新的部门,这些人会一夜之间变得清廉,并秉公执法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而会将不良风气带入到新成立的税务司,污染税务司的环境。
还不如干脆重新招募。
朱高煦双眼放亮:“既然有了线索,那还等着干什么,锦衣卫立即去查办,抓人审问,一旦查实,就依律严办,砍头抄家。”
他已经是磨刀霍霍,迫不及待了。
熊孩子淘气归淘气,本事和能力却还是有一点的。
对于杀人抄家的事,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很快便布置了下去。
税务司的征税官员,在码头,城门,以及各处紧要之地开始征税。
他们正式启用一式两份的发票,作为征税的凭据。
这当然也是朱允熥想出来的法子。
只要持有交税的发票,便能在整个大明境内通行无阻,从此再无重复征税之忧。
与此同时,锦衣卫倾巢而出,抓捕不法商人和与之勾结,贪赃枉法的税吏。
刹时间,金陵城满城风雨。
税务司的下马威,杀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速度太快,宛如雷霆骤降。
许多不法商人还没有来得及去打探税务司的虚实,就已经被下了大狱。
金陵城南门,城门口。
一队商贩押着几十车货物进城,被税务司的官吏拦了下来。
“咦,城门口的税吏换人了吗?”
为首的商贩目露惊讶之色。
流水的官员铁打的吏。
官员们调来调去很正常,但下层办事的吏,通常是极少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