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笙等了几分钟才开口:“合作事宜,原本看中的就是人品,如果我们信不过大师伯和大师姐,那当初为何提议要合作一起开医馆呢?”
端木笙这话让大家豁然开朗,陈锡文就说:“对啊,大师伯和大师姐的人品都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医馆还没有开起来,我们就在为利益分配不公考虑,那谁还会认真对待医馆的问题?”
这话嵇真爱听:“我觉得端木和陈锡文都说得很对,首先我相信大师兄的人品,其次我也相信秦苒的人品,我相信他们和我们一样,目的还是希望中医能发扬光大,而不仅仅是为了赚取利益。”
惠元成想了想:“其实自古以来,两家合作是很容易闹掰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多一家来合作?而且是找一家不懂医学的来合作?”
惠元成的提议,瞬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三方合作,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展,一旦发生分歧,不懂医学那方也能站在更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调解矛盾。
于是,秦苒和石铁成刚到北城机场,就接到了端木笙的电话。
“秦苒,我们商量了一下,为了中医馆更好的发展,觉得再找一方来投资中医馆,而另外一方最好是不懂医学,只是纯投资,不参与经营。”
“可以啊!”
秦苒大大咧咧:“那你们就再找一家呗,北城你们认识的人多,我也不认识人。”
“不一定非要找北城的人啊。”
端木笙笑着说:“投资人而已,哪里的不重要啊?只要出资就行。”
秦苒想了想:“也是,那就都找呗,也许可以再找两家或者三家都行,别人给钱,我们还能省一笔,有钱大家一起赚,而亏本大家一起亏,岂不是更好?”
端木笙嘴角抽搐了下;“还是大师姐有格局,那要不就整个融资?”
“可以啊?”
秦苒笑着说:“主要咱们这医馆还没开起来,能融到资吗?”
端木笙也笑了:“这个就不知道了,我问问懂金融方面的朋友先。”
“行呢,你问好了告诉我,我先送师傅上楼去。”
电话结束,端木笙才笑着说:“还是大师姐格局打得开,她直接说我们开启第一轮融资,这样投资人就不是增加一个,而是增加好几个,我们这医馆还没开,就先弄成了集团公司,多好。”
大家听端木笙这样说,也瞬间豁然开朗。
“对哦,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什么两家合作?更多人投钱进来,我们都不用考虑赚钱还是亏本的事情了?”
嵇真也赞同:“如果靠一个企划书就能拉来投资,那于我们更为有利,我们只需要专注专业的东西,没准市场这一块都可以让别的投资者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