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第一天,他来到了石塘咀卑乍路街的一个屋邨,这里是一个老社区,起源已经是40年前居民迁移。
以前,石塘咀由于盛产优质的花岗岩,吸引了一批以打石为业的惠州客家人到来开采。
至1880年,当时石塘咀已形成一个花岗岩石矿场,在采矿完成后,该处剩下一个凹陷的大石塘,而向海的一段较尖而窄,状似鸟咀,所以得到“石塘咀”此名。
1903年,石塘咀的填海工程完成,却成为一荒芜而偏远的地方。
新港督弥敦(弥敦道名字来源)灵机一动,把这里改造成了红灯区。
石塘咀因而名盛一时,成为集黄赌毒于一身的红灯区,依靠妓寨维生的人接近5万人(占全港10分之1人口),遂有「塘西风月」之称。
而在1935年,港英政府依随英国法例立法禁娼,昙花一现的塘西风月暂告一段落。
今天,上午10点,
社区内,
倪明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确实有不少文人气质,加上大律师的名号,让不少街坊都为之信服。
他的手下通过‘发放鸡蛋’的方法,召集了一群街坊,聚集了起来。
倪明坐在小广场,与居民们围坐在一起。
他感觉有点痒痒,很想抠几下,但是此情此景他又没办法抠,极为难受。
来都来了,戏怎么也要唱完。
他忍着痒意,耐心倾听街坊的抱怨和建议。
一位阿婆:“林先生,我们这里的房屋太老旧了,很多家庭都挤在小房子里,希望你能帮我们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嗯!”倪明认真记录下了阿婆的话,内心:改你妹啊,我才没这个空!
另外一个上班的阿叔:“我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在通勤上,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共交通选择,减少堵车的时间。”
“嗯嗯!”倪明继续认真记下,内心:你傻嗨啊,交通我怎么给你改善,这鬼地方连地铁都没有。
一连半个小时,
“抱歉,等下,我去上个厕所……”
倪明他太痒了,实在难受!
借着上厕所的借口,他使劲挠痒痒啊挠痒痒~~~
爽!!
而就在不远处,
五星物业公司的小弟正远远看着这边。
“这家伙,是来跟祖哥抢票的吧?”
“要不要给他捣乱?”
“捣乱,不用,大气点,他既然要送鸡蛋,为什么不让他送?”
倪明从厕所回来后,重新调整了一下状态,面对街坊邻居,脸上再次挂上了那温和而亲切的笑容。
尽管内心对某些问题感到无奈甚至有点烦躁,但他的外表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耐心,这是他的舞台,而他,是一位深谙表演之道的“演员”。
“你说得很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是我们最关心的。我倪明虽然力量有限,但一定会尽我所能,推动更多教育资源向这里倾斜……”
“阿婆,你放心,住房问题关乎民生,我倪明……”
“关于交通,我理解大家的苦楚。虽然目前条件有限,但我会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倪明始终保持着身体微微前倾的姿势,似乎在用心聆听每一个人的心声,扮演着那个愿意为民众发声、努力解决问题的“大律师”。
这样的倪明,在街坊们眼中,不仅是一位有文化的律师,更是一个贴心、接地气、愿意为他们着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