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好,越大越叛逆,大过年的跑出去。”
裴姓在山西算是大姓,也是裴氏最早的发源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于汉末魏晋至唐末大爆发,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这方小家族算是一个小分支,百年前祖上出猛人,把“德业并举”的家风传了下来。
以至于到了这一脉,依旧能福泽子孙。
裴父不记得自己是第几代,总之从他那一辈开始,大家庭这几十口人就没有一个孬的,不是进体制就是从军。
牌桌上年长的男人是他的大儿子,早年和亡妻所生。
后来续了弦,有了裴暮婵,眼前和他说话的女人是儿媳妇。其他人都是堂兄弟,楼上楼下住的近,习惯了在裴家过年。
“去哪了?”老大媳妇一脸担心,开口问道,“我问妈,她说小婵是找什么人,好像是朋友。”
“去长安。”裴父眉头紧皱,“娱乐圈那个地方有什么朋友,当初就不该让她学什么唱歌。”
“会不会是异性朋友?”老大媳妇猜测道,“以前小婵可从来不会乱跑,我看她之前还上了什么恋爱综艺。”
“什么乱七八糟的,真找个那什么圈的,我就当没有她这个女儿!”裴父红温,“让她退了算了,非不听。”
“爸,您消消气,小婵又不是小孩子。”女人安慰道,“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好,真要有了对象也不见得是坏事。”
“娱乐圈的我不认,找个体制里的多好。”裴父咳嗽道,“再不济是个老师、医生,我也就认了。”
说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从厨房走了出来,脸型与裴暮婵相似,岁月在她脸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
“你说你老管孩子的事情干什么?”
“呵!我还能管她?”裴父冷哼一声,“她压根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全当耳旁风了。”
何女士闻言,不由翻了个白眼,嘀咕道。
“越老越顽固。”
“我耳朵没聋!!!”
“没聋也快了,一把年纪还管着女儿。”何女士瞥了裴父一眼,“好不容易把小婵盼回来过年,又被你气走了。”
“我还不能说她了?”
“有什么可说的,难怪女儿什么都不跟你说!”何女士道,“我觉得小婵可能是去。。。。。。。。。”
忽的,电视里传来一道声音。
“此时此刻,我们的四个分会场已经做好了准备,让我们来连线长安分会场,昨夜斗回北。”
开头主会场主持人和分会场主持人对了一句诗,分会场那边一群喜气洋洋的小孩与主持人站一起,齐声回了一句诗。
“今朝岁起东。”
意思是昨夜北斗星斗柄转向东方,今天又是新的一年。
沙发那边的三人下意识转头,忽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是那种岁岁平平安安的祝词,而是《田家元日》的诗词。
“诗词?有点意思。”裴父也不和自家妻子斗嘴了,目光盯着电视机大屏幕,“呵,孟浩然的诗。”
下一秒,李白骑着仙鹤遨游长安的动画场景出现。号角起,无数仕女提着灯笼,载歌载舞,再现盛世大唐。
在一句诗词中,永宁门骤然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