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岁月里,丰绅和卓保留下来的爱好实在不多,毕竟世界日新月异,他停留在原地,掉队是常有的事。
上个世纪的老古董,活到现在,也就两个爱好:养花和养鸟。
花一直在养,很久很久以前开始丰绅和卓就喜欢搜罗各式珍稀花卉,他开始养花的日子太久远了,所以后来,国家颁布一些保护法,他根本不在意——不少花是跟着他从小盆到大盆,盛开了不知道多少年岁,本来也没被外人瞧见过的。
养鸟的话,是从民国时期才正式玩儿的,那时候丰绅和卓住在京城里,那个年代就兴养鸟,丰绅和卓也不能免俗。
他最开始养八哥,八哥是本土观赏鸟类,语言天赋其实一般,长得贼头贼脑的。
人有好胜心,人人都养八哥,不养八哥就不算养鸟。
能调教出一只有灵性能认手的八哥,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丰绅和卓的第一只鸟就是八哥。
丰绅和卓教了很久,八哥开了口,养鸟这条道他就算是入了门。
后来,陆陆续续又养了不少花花绿绿的鹦鹉。
只是有次,有人知道他养鸟,特意送来了舶来品——不是本土的小型鹦鹉,是大的。
这大鹦鹉在当时可是新鲜玩意儿,丰绅和卓帮人办事,没有不收的道理。
这时,丰绅和卓在养鸟一道上,自认为是翘楚,想着区区一只外国鹦鹉,自己又不是不会讲英文,完全不是问题。
就这样,丰绅和卓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痛失败——其实一开始还好好的,这大鹦鹉除了爱欺负比它小的鸟以外,学语上面还是很有上进心的。
可坏就坏在,彼时丰绅和卓住着的四合院,住隔壁大爷的孙子上蒙学了。
那小孙子贼皮,特别不爱学习,开学就在学堂里和人打了一架。
气得大爷手拿老北京布鞋,在院子里追着小孙子屁股打。
这一边打,还一边骂。
“小兔崽子!”
“小混蛋!”
“爷爷今天非得打死你个混小子!”
恰好,就被那大鹦鹉学了去。
这鸟啊,一旦脏了口,基本就别想改好了。
大鹦鹉不愧是舶来品,体型大,脑仁比本土的大,就是聪明不少。
等丰绅和卓关注到这件事时,事情已经来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所有鸟都被那大鹦鹉带的学会了骂脏话。
不止隔壁大爷骂小孙子的那些,以大鹦鹉和丰绅和卓最宠爱的八哥为首,它俩还学会了天津话,骂人跟讲评书似的。
忒损!
丰绅和卓那天来到院子里,本想着教一院子的鸟唱《女状元》,一进来,就听到它们冲自己喊:“王八吉祥~”
差点没把丰绅和卓给气撅过去。
当时陪着他的总管,也就是现在的管家,大气不敢喘一声。
斟酌再三才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这怎么办?”
“怎么办?”丰绅和卓本来就青白的脸色更是和铁一样沉,“去请几个老资格来教!”
说完,甩袖子走了。
丰绅和卓知道,脏了口的鸟,基本是救不回来的。
可他一院子,二十多只他亲自调教的,会说话会唱小曲儿的鸟,他实在是舍不得。
就想着万一呢,万一能改回来呢?
他被那声请安给震得五脏六腑气血瘀堵,他是教不了,他有钱,他找人教。
平时为人低调的丰绅和卓命管家,把几乎全京城的养鸟好手都找来,可结果却是,他的鸟不光没改好,还学会了更多骂人的方言,天南海北的,拐弯抹角地骂,有时候他都反应不过来是哪儿的口音。
“怎么回事?”丰绅和卓沉着脸问。
管家如实回答道:“回王爷,因为咱家的鸟嘴实在太脏了,请来的师傅,它们见一个骂一个,把那些老师傅骂得吹胡子瞪眼的,急了可不得说家乡话吗?然后就被它们学了去。等换下一个师傅时,它们用上一个师傅的口音骂人家,来来回回十几趟,愣是给它们学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