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一幕。
杨宁淡然一笑,旋即拍了拍徐渭祖的肩膀。
彻底将那块旗官的令牌,交到了徐渭祖的手上。
“对了殿下。”
徐渭祖拿到令牌之后,先是满脸喜悦的盯着看了好久。
紧接着,徐渭祖又突然话锋一转,冲着面前的杨宁沉声说道:
“黄尚书已经连续两个晚上在城外驻扎修路了,您若是将全城封闭的消息放出去,若是被黄尚书听到误解,该如何?”
嘶!
此话一出。
杨宁猛地拍了拍脑袋。
忘了忘了。
这几日事务繁杂,他竟忘了还有黄尚书在城外修路这件事。
“此事倒是有待考虑,黄尚书修路修的如何了?”
杨宁轻抚下颚,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似闲聊似的发问道:“近几日,本王也没看到任何申领银两、材料的批文,莫不是黄尚书仍在考察阶段?”
“非也非也。”
徐渭祖闻言,也没有半点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
都一五一十的拱手告诉给了杨宁道:“殿下近几日公务繁忙,所以臣便并未将黄尚书的折子给殿下拿去看。
黄尚书来到新鹤城内两日,一共申请了两笔费用,第一笔是生活开销,申请了五十两白银,作为接下来半年的吃穿用度。
第二笔是材料、人工的开销,一共八百两白银。
至于黄尚书修路的进度,臣不是建筑算科出身,对其进度不甚了解。
但据周遭百姓以及小工来说,黄尚书修路之速度已堪称神速,如今新鹤城南门十里开外的地基都已铺好,只差东风。”
说着。
徐渭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锦囊。
打开锦囊,里面堆叠着密密麻麻、各种各样的图纸和金属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