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天才实验班是要72分才算及格的。
蒋丽丽愿意给孟川再降2分。
身为数学系的教授,蒋丽丽太清楚高中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差别有多大了。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高中数学大多还是直接运用公式定理来解题。
而大学高等数学更注重的是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可同日而语。
“好!”
孟川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答应了。
左思兰教授本还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或许借此机会挫一挫孟川的锐气也好。
好苗子是需要敲打锤炼的。
蒋丽丽老师快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在一堆试卷中翻找出一套难度适中的真题。
正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抽屉里一套崭新的试卷:
2014国际数学建模竞赛试卷。
这是7月底刚考完的试卷。
按惯例,在成绩公布前不会公开原卷。
一般要到十月份左右成绩才会公布。
也只有沪旦大学凭借人脉和资源,前两天才弄到这份试题。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网上根本查不到这套题。
蒋丽丽看过试题。
这套试题对大一的学生来说有些超纲了。
虽然大部分内容还是围绕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
但解题方法绝非常规。
就好比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看似相近,实则解题思路大相径庭。
让大一新生做这套题,着实有些刁难。